端平甲午踏槐前记梦中作

莫学寒蛩窗下吟,嗤嗤不作两般声。

大千世界都闻了,管甚痴龙睡不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不要学秋天的蟋蟀在窗户下鸣叫,只会发出单调的声音。
即使整个大千世界都能听到它的声音,哪怕有痴心的龙在沉睡,它也不会有所顾忌。

注释

寒蛩:秋天的蟋蟀。
吟:鸣叫。
嗤嗤:形容虫鸣声。
两般声:不同的声音。
大千世界: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闻了:听到。
痴龙:比喻沉醉于某种状态的人。
睡不惊:不会被惊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端平甲午踏槐前记梦中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境界。

"莫学寒蛩窗下吟,嗤嗤不作两般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现象的批评或自我警示。"寒蛩"指的是秋天的蝉,它们在冷清的夜晚发出单调的声音。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说,不要像那些只会发出单一声音的寒蛩一样,只会重复同样的言辞,而应该有更丰富、多样化的表达。

"大千世界都闻了,管甚痴龙睡不惊。"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大千世界,即广阔无边的宇宙,都能听见某种声音或信息,但诗人却像一条酣睡的痴龙,对于周围的一切都不为所动。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独到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其一)

胯下当年甚可羞,身藏宝剑岂无谋。

暂时俯首依人去,赢取堂堂万户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其二)

自反仁而自反忠,芳莲开向火光中。

同君九万抟扶去,薄尽浮云出太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蔺道士

入水大虫出火龙,一生看守赞神工。

知行例作等閒话,三尺儿童八十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其二)

地僻人稀花自妍,世衰学丧道终传。

天机妙处人难解,一局閒棋学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