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空上人

华顶峰头空侍者,家在全闽九峰下。

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

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

天风海雨会入诗,况近梅花欲盈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华顶峰上空无僧侣,他的家却在全闽九峰之下。
今日才听说后山的妙香,那来自西江源头并非虚妄。
不只是枯木逢春般生机盎然,更欣喜淮河碑刻增添文雅气息。
天风海雨的壮丽景色将入我诗篇,更何况梅花盛开即将盈满双手。

注释

华顶峰头:华顶峰位于。
空侍者:没有僧人。
全闽:整个福建地区。
九峰下:九座山峰之下。
后山妙香:后山的奇妙香气。
元非假:确实存在,非虚构。
枯木已阳艳:枯木逢春,焕发生机。
淮碑仍续雅:淮河碑刻增添了文雅韵味。
天风海雨:自然界的狂风骤雨。
梅花欲盈把:梅花盛开,即将满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写给名叫空上的僧人的,表达了对友人隐居华顶峰的敬仰和对其生活的赞赏。首句“华顶峰头空侍者”描绘了空上人在高峻的华顶峰修行的形象,暗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次句“家在全闽九峰下”则点出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显示出环境的清幽。

“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两句,可能是在赞美空上人所在之地的自然香气和清澈的水源,暗示他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富有禅意。“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进一步赞扬空上人的生活不仅有自然之美,还有文化的韵味,通过枯木的生机和淮碑的雅致,展现了他精神世界的丰富。

最后两句“天风海雨会入诗,况近梅花欲盈把”,以自然景象收尾,表达诗人期待与友人共享诗意生活,临近梅花盛开的季节,更增添了诗情画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对空上人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寄郑渔仲

君家谷口蔼清节,后裔于今耿冰雪。

高明固已天下闻,却向山中弄明月。

贯穿诸史极成败,鼓吹六经方论说。

碧云日暮临庭柯,缄封肯寄冲烟萝。

边头嗷嗷一雁过,坐想空山霜露多。

形式: 古风

望太行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形式: 古风

望行人

西北有高楼,䆗窱入空碧。

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

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

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

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梁甫吟

晨行泰山下,兴怀念梁甫。

欲往失所从,荒途亘今古。

却立空踟蹰,忧来与谁语。

日暮遵归途,冥冥暗风雨。

错漠伤怀抱,仅得依门户。

幡然赓长谣,培塿隘齐鲁。

何当执策从銮旗,翼赞登封继三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