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处士(其一)

平生晦迹卧林扃,太史应占处士星。

十亩桑榆閒暮景,一蓑烟雨钓寒汀。

遗安已得庞公计,传后无烦韦氏经。

欲挹高风何处问,兰陵冢上有新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林中的处士形象,通过对他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平生晦迹卧林扃”点明了处士一生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用“晦迹”二字形象地表达了他避开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接着,“太史应占处士星”一句运用了古代占星术的典故,暗示处士虽隐居但其精神光芒依然能照亮历史的星空,体现了对处士高尚人格的认可。

“十亩桑榆閒暮景,一蓑烟雨钓寒汀”两句,通过具体的田园风光描绘,展现了处士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淡泊。十亩桑榆,暮景悠闲,一蓑烟雨,寒汀垂钓,这些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生动地勾勒出一位老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形象。

“遗安已得庞公计,传后无烦韦氏经”则进一步赞美了处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将他与历史上的隐士庞德公相提并论,表示处士已经找到了像庞德公那样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生活方式无需繁琐的教义或经典来指导,体现了对处士个人智慧和生活哲学的高度评价。

最后,“欲挹高风何处问,兰陵冢上有新铭”表达了对处士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处士虽然已经离世,但其精神和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如同兰陵冢上的新铭,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整首诗通过对处士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之士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生活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吴处士(其二)

烟霞深掩故山扉,投老林泉一布衣。

野梦不萦青琐闼,閒情常在白鸥矶。

藏书箧满传家远,种秫田多带雨肥。

忽厌尘寰向何处,青松寂寂锁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吴中故人

乡心离思共依依,吴水吴山怅久违。

客里频看流景换,老来偏感故人稀。

百花僧舍思携酒,细雨春林忆采薇。

一枕飘零江海梦,夜深空趁蝶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徐子信还吴

渡头初听采菱歌,送子还乡意若何。

碧树霜前红叶少,青山雨后白云多。

共怜杖屦游桑梓,仍羡衣裳制芰荷。

簪笔自惭无所补,空令华发叹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紫翠丹房

洞门深锁凤城春,迥隔长安陌上尘。

云里山光搴幕入,雨中柳色过窗新。

自缘习静成閒逸,非欲逃名事隐沦。

想见斋居清昼永,药炉丹灶每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