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扁所寓山堂为清晏盖摘右军帖中语也蜀山隐君为书三大字刻着楣间林壑增胜因而成咏

少年未识事,冠带逐时流。

一悟名为妄,悠然返林丘。

假此精舍居,萧条岩径幽。

竹树共清密,川涧屡环周。

高峰延新旭,华栋鸣晨鸠。

晞发东轩下,群书散不收。

嘉名余始制,妙翰若云浮。

况有同心友,觞咏接绸缪。

始来适朱夏,今已踰素秋。

谬处山水宅,惭非仁知俦。

耽玩昧出处,栖泊愧淹留。

诚知非吾庐,且得性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从年轻时追逐世俗名利,到突然醒悟名利皆空,毅然回归自然的生活转变。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开篇“少年未识事,冠带逐时流”,描述了诗人年轻时随波逐流,追求世俗的名利。接着“一悟名为妄,悠然返林丘”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一次深刻的领悟,认识到名利的虚妄,决定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

“假此精舍居,萧条岩径幽”,诗人选择在一处幽静的山舍中居住,远离尘世的喧嚣。“竹树共清密,川涧屡环周”,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树茂密,溪流环绕,充满生机。

“高峰延新旭,华栋鸣晨鸠”,日出时分,高耸的山峰迎接第一缕阳光,华美的屋檐上,晨鸠的鸣叫声回荡。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宁静。

“晞发东轩下,群书散不收”,诗人沐浴在朝阳下,头发被温暖的阳光照耀,沉浸在阅读之中,却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嘉名余始制,妙翰若云浮”,诗人自创的佳名如同云中飘浮的妙笔,寓意深远。

“况有同心友,觞咏接绸缪”,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饮酒赋诗,情感深厚。从“始来适朱夏,今已踰素秋”可以看出时间的流逝,诗人从夏日开始,转眼已是秋天。

“谬处山水宅,惭非仁知俦”,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可能不适合居住在山水之间,但能与仁者智者为伴,已经感到满足。“耽玩昧出处,栖泊愧淹留”,诗人沉醉于自然之美,却也意识到自己停留的时间过长,心中有些许愧疚。

最后,“诚知非吾庐,且得性所求”,诗人明白这不是他真正的归宿,但他找到了心灵所求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集自钱塘归作此示之

钱塘昔所游,形胜此邦最。

尚想凤凰山,飞翔落天外。

胸吞沧溟宽,江水渺如带。

海门岂天设,屹立两峰对。

汐潮类臣妾,朝暮屡进退。

群峰□明湖,浸淫百川会。

不意玉女盆,居然堕阛阓。

崔嵬白塔寺,零落□宋内。

荒阶与断础,龙凤纷破碎。

昔闻亳社屋,厌镇信可怪。

岂徒鞭荆尸,戮辱极狼狈。

妖僧固可醢,国家岂无罪。

雷师秉炎火,楚荡意颇快。

至今遗民过,涕泣行且拜。

尔游何草草,吊古须我辈。

落日望东南,临风发长慨。

形式: 古风

寄杰上人

想望东西陌,共掩林中扉。

谁言儒道异,□善理同归。

昨款精舍游,步经园径微。

高垣夏木绕,绿阴生昼扉。

振锡还山去,空壁挂禅衣。

何意幽栖侣,佳会亦相违。

离合两俱安,去来宁有依。

梵空自足遣,了此人我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答黄孝廉雨中见寄

飞雨洒门阁,庭溜夕已深。

凉飙惊幽幔,秋气薄单衾。

暝壑无霁色,寒蛩多苦吟。

室家旷修渚,朋知阻遥林。

离群易成咎,独处难为心。

赖此几上书,□能独幽襟。

念子怀癙忧,丰蔀方滞淫。

遗我愁霖唱,要我西山岑。

□□未遂陟,旨酒思共斟。

毋惮沾衣苦,倾耳迟挐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道士吴秋云

飘飘三素云,郁郁秀玉标。

清明合九气,高游冠神霄。

凝化沦无迹,廓落乘素飙。

停阴希甘澍,灌溉兴庶苗。

冥真无去留,灵根永不凋。

真人保黄宁,精炼五浊消。

控驾浮玉洞,飞裙歘烟飘。

吾英回黄旗,司命讲洞谣。

淡游何方所,享此年劫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