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齐讴行

不劳歌楚艳,请为罢吴趋。

上客但安坐,听我奏齐讴。

鹰扬表东土,赐履维青州。

沃壤既如膏,丝枲韧且柔。

鱼盐无俭岁,海王自春秋。

百二敌彊秦,八九吞徒州。

美哉一匡力,天下咸宗周。

朝服西济河,鞭箠使诸侯。

至今临淄途,诵义慕前修。

枹鼓立军门,意气纵横浮。

举袂成帏幕,攘臂赴仇雠。

先君务养士,奕世恢鸿猷。

晏婴以当路,结交鲁孔丘。

其人聘列国,终日无停辀。

及闻箾韶音,若与唐虞游。

三月忘寝食,栖栖此淹留。

季札本荆蛮,华夏多夷犹。

泱泱叹大风,观采不能休。

五伯桓称首,四豪文其尤。

拥彗为宾师,铁笼存主忧。

阔达有遗俗,功利非所谋。

驰骋一何雄,冠剑常相求。

蠋辞万家邑,连谢千金酬。

即论二布衣,岂复商贾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广齐讴行》。诗中描绘了齐地的繁荣景象和齐国的历史功绩,展现了齐国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诗的开头“不劳歌楚艳,请为罢吴趋”,表达了对齐地文化的独特欣赏,暗示了齐地文化与南方楚地、东方吴地文化的区别。接下来,“上客但安坐,听我奏齐讴”则邀请读者静心聆听齐地的歌唱,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现齐地的风貌。

“鹰扬表东土,赐履维青州”描绘了齐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齐国位于东方,青州是齐国的重要地区,象征着齐国的强盛与威望。接着,“沃壤既如膏,丝枲韧且柔”赞美了齐地肥沃的土地和优质的蚕丝,体现了农业的发达。

“鱼盐无俭岁,海王自春秋”强调了齐地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盐业,以及齐国在春秋时期的繁荣。随后,“百二敌彊秦,八九吞徒州”描述了齐国在军事上的强大,能够抵御强敌秦国的侵扰,并吞并其他州县。

“美哉一匡力,天下咸宗周”赞扬了齐国在历史上对周朝的贡献,以及其在统一和稳定方面的努力。接下来,“朝服西济河,鞭箠使诸侯”描绘了齐国君主的威严,通过服饰和行动影响诸侯。

“至今临淄途,诵义慕前修”提到齐地临淄的道路,人们仍然传颂着齐国的美德,怀念过去的贤者。接着,“枹鼓立军门,意气纵横浮”描绘了齐国军队的勇猛和气势。

“举袂成帏幕,攘臂赴仇雠”形容了齐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敌人的情景。之后,“先君务养士,奕世恢鸿猷”赞扬了齐国重视教育和人才的传统。

“晏婴以当路,结交鲁孔丘”提到齐国名相晏婴与鲁国孔子的交往,体现了齐国的文化交流。接下来,“其人聘列国,终日无停辀”描述了齐国使者频繁出访各国,促进文化交流。

“及闻箾韶音,若与唐虞游”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欣赏,仿佛与唐虞时代的人们共游。最后,“三月忘寝食,栖栖此淹留”描绘了长时间沉浸在齐国文化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齐国在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和深厚文化底蕴,表达了对齐国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前缓声行

海中之山,必有天上之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自非意气轻黄金,结交宁足多。

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

不舍昼夜,曾何爱于吾徒。

长笛不呼短笛呼,愿君有酒即饮无酒酤。

形式: 乐府曲辞

结客少年场

翩翩白马客,游冶长安城。

自矜有侠骨,肮脏多交情。

羞倚将军势,讵借傍人名。

利剑一在掌,四海皆弟兄。

片言出肝胆,杯酒如平生。

恩雠等白日,然诺千金轻。

君看少年场,意气谁纵横。

骂坐亦已粗,探丸非老成。

浅之为丈夫,贤豪大所营。

长兄推鲁连,仲兄推虞卿。

小弟处囊中,黾勉荆楚行。

但令称国士,不必取先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鹊,黄金仓琅葳蕤钥。

谁家女儿倚高楼,含娇吐怨弹箜篌。

明珠翠羽红粉妆,单衫婀娜春风香。

女儿年几十五馀,开颜发艳玉不如。

箜篌宛转作新声,可怜一曲倾人城。

形式: 乐府曲辞

乐府

群胡款朝那,请与汉家和。

紫貂黄羊白橐驼,单于阏氏乘六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