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翻译

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惆怅,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旁人都说我坐的轿子宽敞。不知道它挡住了我望他的目光。
今夜江头那一排树行,船儿一定停泊在那地方。天气这么炎热,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梦乡。他怎么也睡不着的话,又有谁为他打扇送凉。

注释

轿儿宽:轿子大,指当了大官。
不道:不想,不料。
他:指轿儿。
伊: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词人所思者心目中的他。
船儿:指卖唱女子所乘的小船。
后:语气助词,约略相当于“啊”。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万万千千恨"和"前前后后山"运用叠词,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纷繁复杂的情感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傍人道我轿儿宽"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在寻找视线,试图透过障碍物看到远方的人,但被遮挡使得视线受阻,"望伊难"直接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渴望与无奈。

下片转向夜晚的场景,"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通过江边的静谧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期待的情绪。"知他热后甚时眠",设想对方在炎热中难以入睡,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关心,也是对自己无法陪伴的自责。最后两句"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以关切的语气询问,表达了即使对方难以入眠,也无人能给予安慰或驱散热意,深化了词中孤寂与思念的主题。

总的来说,辛弃疾在这首《南歌子》中,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笔墨,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时。涓涓流水细侵阶。

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画栋频摇动,红葵尽倒开。

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一)独坐蔗庵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二)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甚今年、容貌八十岁,见底道、才十八。

莫献寿星香烛。莫祝灵龟椿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形式: 词牌: 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