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其一)独坐蔗庵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歌子·其一》。它以禅宗思想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事的感悟。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深入探究道家哲学,特别是《参同契》这部经典,同时也融入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境的超脱与合一。

"静看斜日隙中尘",描绘出词人在安静中观察生活琐碎,感叹时光如尘埃般在缝隙中悄然流逝,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世间纷扰繁杂,让人感到疲惫,词人意识到无论何处,人间皆有烦恼和纷争。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词人以病弱之身笑春光易逝,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而闲暇时的慵懒则揭示出他内心的淡泊与真实。

"百般啼鸟苦撩人",借鸟儿的鸣叫唤起词人的情感,啼鸟虽美,但过多的嘈杂反而令人烦恼,暗示了生活的喧嚣难以平静。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提壶,酒壶,这里暗指饮酒以求片刻忘忧,词人说除了酒声,其他声音都难以忍受,表达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个人的感悟和生活细节,展现出词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与无奈,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其二)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

更休说。便是个、住世观音菩萨。

甚今年、容貌八十岁,见底道、才十八。

莫献寿星香烛。莫祝灵龟椿鹤。

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形式: 词牌: 品令

品令

迢迢征路。又小舸、金陵去。

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江边朱户。

忍追忆、分携处。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

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形式: 词牌: 品令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

折芙蓉。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

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