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尹叔之象州

岁星一别又回天,贫贱交情老更坚。

传世典型清彻骨,向人怀抱直如弦。

经营象郡三椽屋,漂泛龙城一叶船。

风雨萧萧鸡自晓,此心常与子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岁星离别后再次照耀天空,贫贱中的友情更加深厚。
他留下的榜样清廉如骨,待人接物坦率如琴弦。
在象郡经营着三间小屋,人生漂泊如龙城孤舟。
风雨声中鸡鸣报晓,我这颗心始终与你相伴。

注释

岁星:古人以岁星(木星)代表吉祥,此处指时间流逝。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地位。
老更坚:经历岁月反而更加坚定。
典型:榜样,楷模。
清彻骨:清廉到骨子里。
怀抱:待人处事的态度。
直如弦:坦率直接,像琴弦般直率。
经营:管理或经营。
象郡: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地方。
三椽屋:简陋的小屋,形容生活简朴。
漂泛:漂泊不定。
龙城: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京都或其他重要城市。
风雨萧萧:风雨交加的声音。
鸡自晓:鸡鸣报晓。
子:你,这里是对朋友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朋友尹叔离京赴象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祝愿。首句“岁星一别又回天”以岁星(木星)比喻时光流转,暗示友人此去路途遥远,但诗人期待他们友谊如星辰般永恒。次句“贫贱交情老更坚”强调了无论生活如何变迁,他们的友情经得起岁月考验。

第三句“传世典型清彻骨”赞美尹叔的品格高尚,如同清流洗涤人心,第四句“向人怀抱直如弦”进一步赞扬他的正直坦诚。第五、六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尹叔在象郡的安居生活与在龙城的漂泊生涯,展现了他不同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风雨萧萧鸡自晓,此心常与子周旋”,以风雨声衬托出清晨的宁静,表达诗人对尹叔的牵挂和陪伴之意,表示无论相隔多远,他们的友谊都将如影随形,始终不渝。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厚谊的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壮时一别鬓成丝,忽漫同盘又语离。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溪边赠策正杨柳,境上开尊应荔枝。

莫叹峤南荒绝好,光华最有远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亚之

执手河梁有赠言,樯乌端为小留连。

无风浪起勤看客,不尽江来隐放船。

烟雨楼台空梦到,云天鸿雁只书传。

不须更问西归日,定是彤庭射策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宣子赴庐陵守

秋风送远庐陵守,车骑光华鬓未斑。

早岁名高天下士,同时身到海中山。

淹回二水分流处,邂逅千岩竞秀间。

行矣衰翁如未死,锦衣白昼候君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吕仓部治先守齐安

齐安剖竹要循良,分付吾家坦腹郎。

剩有江山连赤壁,略无讼狱到黄堂。

铃斋昼永宜深念,边锁秋高合过防。

此地元之馀烈在,勉旃幸未鬓毛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