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墨李道士元老

嵩山到嵩阳,相望二百里。

数驿走商岭,两崖夹伊水。

飞烟空翠间,前路转多山。

云横碧嶂断,雁没青天还。

鸟鸣青山上,人行修竹里。

犬吠得柴荆,花落鸟惊起。

草荒摩诘墅,火断鲁山碑。

昔疑王家画,今信谢公诗。

其中一道士,生计苍烟碧。

松下读道经,窗閒写周易。

相看斗南北,不见十年馀。

重寻化鹤梦,要写换鹅书。

云閒侍玉皇,日下瞻天表。

归去杖头边,乾坤一壶小。

君归我正病,病起霜满须。

尚能持酒否,还忆寄书无。

遥知鸣皋下,尚有苍苔迹。

读我往年诗,因之拂尘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以及与一位道士的相遇,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学思考。诗人赵秉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嵩山的雄伟与幽静,通过“飞烟空翠间”、“云横碧嶂断”等描绘,将山川的壮丽与变幻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不见十年馀”,表达了与友人的久别重逢后的欣喜与感慨。

在与道士的相遇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更从道士身上汲取了精神上的启示。“松下读道经,窗閒写周易”,道士的生活方式与哲学思考,让诗人深感敬仰。诗中的“化鹤梦”和“换鹅书”等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最后,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归去杖头边,乾坤一壶小”,将广阔的世界比作小小的一壶,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观的独到见解。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送李天英下第

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

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

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

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

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

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

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

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

形式: 古风

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

群山西来高崔嵬,太宁万叠屏风开。

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

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

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僧界如奔雷。

泉声夜作飞雨来,冷云滴破烟岚堆。

柏梯可望不可到,石鳞冷骨粘莓苔。

塔上一铃时独语,慎勿促装遽如许。

径须携被上方眠,明日颠崖看悬乳。

寺后一峰高更寒,归来驻马更重看。

萧萧易水寒流广,苍茫不见云中山。

西风栗叶高阳道,澹澹长空没孤鸟。

荆卿庙前湿暮萤,昭王台畔沾秋草。

拟豁千秋万古愁,更须一上郡城楼。

西山应在阑干外,注目晴空浩荡秋。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一)

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

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

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

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

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

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二)

停杯且勿饮,剑歌巳三终。

男儿重意气,结发早从戎。

生当为世豪,死当为鬼雄。

惊沙射人面,日暮来悲风。

空拳冒强敌,力向阴山穷。

仍闻霍嫖姚,万骑出云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