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天英下第

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

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

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

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

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

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

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

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的《送李天英下第》。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落第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

首句“天鸡拂沧溟,万里起古色”以天鸡振翅、海面泛起古色的景象,象征着友人虽遭遇挫折,但仍有振翅高飞的希望。接着“南风摇苦雨,归兴生羽翼”则表达了友人在逆境中仍怀有归乡的渴望和重新出发的决心。

“三年客京华,一第为亲屈”道出了友人长期在外求学,却未能如愿取得功名,为了家庭不得不屈从现实的无奈。“文字天地仇,风云囚霹雳”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鸾皇望霄汉,骐骥绊荆棘”运用比喻,将友人比作志向高远的鸾凤和力大无穷的骏马,却被世俗的荆棘束缚,形象地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蹭蹬升天行,白云系胸臆”则表达了尽管前路艰难,但心中仍有飞翔的渴望。

“遥怜弟妹长,摩顶今过膝”写出了对家中亲人成长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在家乐,绝胜长为客”强调了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与长期漂泊在外的艰辛形成对比。

“老夫怀抱恶,数日卧向壁”可能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内心的痛苦。“胸中略云梦,眼底无敌国”则展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云归北海后,鸟没青山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暗示着无论遭遇何种困难,终将有所归宿。“目断东北尘,茫茫如有失”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与庞才卿雨中同游太宁山

群山西来高崔嵬,太宁万叠屏风开。

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

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

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僧界如奔雷。

泉声夜作飞雨来,冷云滴破烟岚堆。

柏梯可望不可到,石鳞冷骨粘莓苔。

塔上一铃时独语,慎勿促装遽如许。

径须携被上方眠,明日颠崖看悬乳。

寺后一峰高更寒,归来驻马更重看。

萧萧易水寒流广,苍茫不见云中山。

西风栗叶高阳道,澹澹长空没孤鸟。

荆卿庙前湿暮萤,昭王台畔沾秋草。

拟豁千秋万古愁,更须一上郡城楼。

西山应在阑干外,注目晴空浩荡秋。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一)

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

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

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

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

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

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二)

停杯且勿饮,剑歌巳三终。

男儿重意气,结发早从戎。

生当为世豪,死当为鬼雄。

惊沙射人面,日暮来悲风。

空拳冒强敌,力向阴山穷。

仍闻霍嫖姚,万骑出云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

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

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

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

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