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巘重复重。
昔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
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
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啼不可闻。
这首明代杨士奇的《巫山高》描绘了巫山十二峰的壮丽景象和传说中的神女故事。诗人通过“连崖叠巘重复重”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层次感,暗示了神秘而深远的巫山之境。接着,他提及“昔时阳台下神女”,引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神女瑶姬的典故,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
“翠敛红销空处所”描绘了神女消失后的空寂,暗示了爱情的短暂与无常。“朝朝峡里望氛氲”则写出了诗人对神女的长久思念,以及峡中云雾缭绕的环境,增添了迷离与哀婉的氛围。最后,“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啼不可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相思之情,以及因无法相见和听到哀猿啼声而倍增的悲伤。
整首诗以巫山为背景,融合神话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和现实失落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怀旧与抒情色彩。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
卑栖人总厌,閒散自能高。
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
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何必在边州。
汉水带襄城,沧浪旧有名。
分符来五马,如练照双旌。
济涉思为楫,听歌想濯缨。
须令郡人说,堪比使君清。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