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赠送给姚山的事中诗,表达了对姚山出仕河南佥宪的祝贺和对其清正廉洁的期许。首句“观风在激扬”寓意姚山此行将秉持公正之风,受到地方的敬仰。次句“今喜擢苏章”以东汉名臣苏章晋升为比照,赞美姚山的才德得以提升。
“袖有银台笔”暗指姚山文采斐然,肩负起草诏令的重任,而“衣含玉殿香”则象征其身份尊贵,但不忘谦恭,带有朝廷的威严与清雅。接下来,“河流明宪节”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姚山如黄河般清澈,坚守法度,体现其公正无私的品格。
“嵩岳对公堂”以嵩山为背景,寓意姚山将在高位上公正执法,如同嵩岳屹立不倒。最后两句“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预祝姚山任职期间,能使得河南地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那时洛阳之地将充满欢歌笑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扬又寄予厚望的送别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杨士奇对姚山的赞赏和对友人仕途的美好祝愿。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骢马赤茸鞦,临岐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贪渔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广寒宫殿属天家,晓从宸游驻翠华。
琼液总颁仙掌露,金支皆插御筵花。
棹穿萍藻波间雪,旗飐芙蓉水上霞。
身世真超人境外,玉盘亲捧枣如瓜。
薄暮风色寒,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孤篷夜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