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卅年前与曾刚父、杨昀谷、陈石遗、罗瘿公、章曼仙、胡漱唐、赵尧生同集诗牌字为词。众剧赏上阕铜弦三句,余久忘全章。今冬偶忆前事,因足成此阕,虽所感不同,而情尘如接,真所谓感慨系之也。同人仅尧生与余在矣

高堂酒醒闻如愿。铜弦脉脉秋风怨。收泪把花枝。

玉栊朝去时。评香成宴寂。容易辜芳夕。

负尽卅年心。山深海更深。

形式:

鉴赏

这首诗由叶恭绰先生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以“菩萨蛮”为词牌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高堂酒醒闻如愿”,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高堂之上,酒醉后醒来,内心充满了满足与愿望实现的喜悦。这一句通过酒醒后的宁静与满足,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铜弦脉脉秋风怨”,接着以“铜弦”象征着音乐或艺术的媒介,通过“脉脉”一词,赋予了音乐以深情和哀怨的色彩。秋风的“怨”字,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更暗含了主人公内心的忧愁与感叹。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氛围。

“收泪把花枝”,主人公在经历了情感的波动后,选择以收泪的方式面对现实,同时又以“把花枝”这一动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这一细节展现了人物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短暂与易逝。

“玉栊朝去时”,“玉栊”指的是精致的窗户,此处用以形容清晨时光的美好与珍贵。“朝去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一句通过对比清晨的静谧与时间的无情,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评香成宴寂”,“评香”指品鉴香气,这里可能暗喻对艺术或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评价。然而,“宴寂”二字则表明了这种欣赏后的孤独与寂静,反映了主人公在追求美好之后的内心空虚与寂寞。

“容易辜芳夕”,“辜”字在这里意为辜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遗憾。在“芳夕”(美好的夜晚)即将过去之时,却未能充分珍惜与享受,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警醒。

“负尽卅年心”,“卅年”代表了长时间的积累与付出,这句话直白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己过去努力与付出的自我反省与内疚。在意识到自己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或未能充分利用时间与资源时,内心的自责与悔恨油然而生。

“山深海更深”,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深度比喻人生的深远与复杂。山深与海深,象征着未知与挑战,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限可能与探索的渴望。这一结尾既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保持探索与前进的决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人生起伏与情感波折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叶恭绰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题陈树棠朴园书藏

二酉藏珍若可攀。华严涌现指轻弹。

休夸百宋与千元。

抱朴高风传硌碌,凿楹遗训重嫏嬛。

芸香多处即名山。

形式:

鹊踏枝.偶感,示永持

谁信人生难解决。水自潆洄,山自相重叠。

甚日根尘同断绝。花光镜影交澄澈。

眼底浮云心上月。缥杳楼台,筝笛供凄咽。

摆脱人间凉与热。千山万水无抛撇。

形式:

浣溪纱.新年寓感

谁把新词写受辛。匆匆六十一年人。

休夸顷刻与逡巡。

眼底暗伤无量劫,尊前且护不资身。

青山青史两因循。

形式:

百字令.题杨铁夫画象,铁夫近结茅大屿山,专修净业,并刊所作双树居词

颀然一叟,算卌年吟弄,几番风月。

减字偷声余事耳,未碍蒲团生活。

过眼空花,打头急浪,此境何曾夺。

装成七宝,更无遗憾毫发。

却念孤屿栖迟,维摩丈室,仿佛那延窟。

兜率海山凭位置,终见云飞大豁。

七尺昂藏,千秋怅望,所向无空阔。

妍皮痴骨,任他摸象人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