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鸣鸟人间久不闻,遗弦欲托断琴纹。
曾看土鼓歌朝日,亦共陶尊醉夜分。
五色云中迎太乙,九疑山下望湘君。
采诗应被唐风谱,早晚楼船或祀汾。
这首《神凤琴》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通过描绘神凤琴的意象,展现了深邃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首句“鸣鸟人间久不闻”,以鸟鸣的消失象征着某种美好事物的逝去,引出对神凤琴的追忆。接着,“遗弦欲托断琴纹”一句,将神凤琴的琴弦比作遗失的记忆,琴纹则像是历史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曾看土鼓歌朝日,亦共陶尊醉夜分。”这两句通过对比土鼓与陶尊,以及朝日与夜分,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暗示了神凤琴在不同场合中的演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五色云中迎太乙,九疑山下望湘君。”这两句运用神话元素,将神凤琴与天界、山水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采诗应被唐风谱,早晚楼船或祀汾。”表达了对神凤琴音乐的传承与敬仰,期待它能被后世铭记,并通过祭祀活动得以延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整体而言,《神凤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神凤琴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对琴不见琴,忘琴听琴响。
坐久听亦无,云飞树尖上。
土牛鞭后见春回,群木勾萌早放梅。
吹彻匏笙鸣瑞凤,挝将革鼓隐轻雷。
竹抽新笋穿阶出,花惹游丝隔苑来。
采得茶归烹石鼎,不妨中夜醉金杯。
雪积郊原湿土膏,撼风古木更牢骚。
诗裁竹屋吟偏壮,酒煖匏尊兴转豪。
指迹分明穿革履,腰围增减试丝绦。
衾裯抱石难成寐,听彻金鸡午夜号。
天下宁康,异方同轨。九牧作贡,百司咸理。
范金铸器,戒镇阶戺。波圆月镜,传之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