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斋》由明代诗人舒缨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中居所景象。诗中以“小作茅斋倚翠屏”开篇,巧妙地将居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翠屏暗示了周围山峦的葱郁,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接着,“林阴浦色总移形”,描绘了林间光影交错,水边景色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随后,“天连楚岸平宜眺,潮过吴门远可听”,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想象带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澹爱禅心僧许近,静无人迹鹤来停”两句,通过禅心与鹤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禅心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鹤的到来则增添了祥和之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更怜竹户斜临水,为纳春风夜不扃”以竹户斜临水的细节,生动描绘了山斋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闲适生活态度。春风夜不扃,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山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