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其一)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景中的战事痕迹,诗人以秋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秋雨连山殷",通过秋雨的连绵和山色的深沉,暗示了战事的严峻和悲凉。接下来,诗人通过"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展现了战争的频繁和地域的变换,显示出战况的激烈。

"巳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进一步揭示了战局的不利,两翼防线相继崩溃,损失惨重。"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战场的狼藉和敌我攻防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借长平之战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无数士兵生命的哀悼。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胡人的军队乘胜追击,"胡装三百舸,舸舸好红颜",以鲜艳的色彩反衬出战争的无情。"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形象地展示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以及他们深入内地的场景。结尾处,诗人以"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收束,表达了对昔日安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家园破碎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以及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秋山(其二)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

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形式: 古风

同安道中见红叶,时冬深矣,有怀今度

望望苍山登复登,梅村桕坞一层层。

如春天气忘归客,忽乱乡心到孝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乙酉除夕

青萤灯火不成欢,薄醉微吟强自宽。

何意有家还卒岁?久知无地可垂竿。

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同学少年休问讯,野人今已掷儒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