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绵州中丞以江山小图远垂赐及兼寄诗

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

图写丹青内,分明烟霭间。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

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巴江与雪山相映,城镇环绕其中。
这美景如画卷般被描绘在画作中,清晰可见于烟雾缭绕之间。
你治理的名郡增添了生机,也让我书斋生活更加悠闲。
每日都想象着那登临之处,那高远的景象让人难以触及。

注释

巴江:长江上游的别称。
雪山:指代远处的雪山景色。
井邑:城镇,村落。
回环:环绕,盘旋。
丹青:绘画艺术,这里指画作。
分明:清晰可见。
烟霭:雾气。
名郡:有名望的郡县。
小斋:书房,书斋。
登临:登山游览。
高踪:高远的景象或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山雪景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喜悦。

“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巴江雪山交相辉映的图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和雄伟的自然景观。

“图写丹青内,分明烟霭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中细致入微的场景,丹青指的是古代用来绘制山水画的颜料,而分明则表达了画中的层次感和深远感,即便是烟霭都被精准地捕捉在画中。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这里诗人提到将这幅图赠送给友人,希望能为朋友的名声增添光彩,同时也让自己得以在宁静的小斋中享受片刻的清净时光。

“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末尾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那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那种超凡脱俗境界的无限向慕。尽管心有所向,但又感到那种境界难以企及。

这首诗通过对江山雪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更寄寓着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高远理想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1)

李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东幸从人望,西巡顺物回。

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

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复开。

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

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因以投赠

秋天碧云夜,明月悬东方。

皓皓庭际色,稍稍林下光。

桂华澄远近,璧彩散池塘。

鸿雁飞难度,关山曲易长。

揆予秉孤直,虚薄忝文昌。

握镜惭先照,持衡愧后行。

多才众君子,载笔久词场。

作赋推潘岳,题诗许谢康。

当时陪宴语,今夕恨相望。

愿欲接高论,清晨朝建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中书壁画山水

八载忝司存。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