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雾淞

怪得天鸡误晓光,青腰玉女试银妆。

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

月白讵迷三里雾,云黄先兆万家箱。

贫儿饭瓮歌声好,六出何须贺谢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咏雾淞》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奇妙景象。首句“怪得天鸡误晓光”以天鸡报晓的意外开启,暗示了雾淞的不期而至,给寻常的早晨增添了神秘色彩。"青腰玉女试银妆"则将雾淞比喻为美少女披上银色的轻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洁白无瑕的外观。

接下来,“琼敷缀叶齐如剪,瑞树开花冷不香”运用比喻,将雾淞比作琼瑶般的装饰,整齐如修剪过的树叶,虽无花香,却因其纯净而显得珍贵。"月白讵迷三里雾"进一步描绘了雾淞在月光下的朦胧美,即使是明亮的月色也无法掩盖其轻盈的雾气。

尾联“贫儿饭瓮歌声好,六出何须贺谢庄”以民间生活场景作结,贫穷人家的孩子们在饭瓮旁欢快歌唱,这简单的快乐与雾淞带来的惊喜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无需华丽的庆祝,寻常生活中的美好即值得欢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雾淞的美丽与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韵味。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

七十馀生巳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杨林病榻罗果斋太守远访

荒店晨炊冷灶烟,忽闻五马暂流连。

关山尽是销魂路,樽酒翻为迸泪筵。

遥想生还成幻梦,纵令死去有谁怜。

眼前难缩壶中地,何问灵均楚国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云楼上公韵五月十九日鱼池雅会

环衢窈窕锦亭东,珍树留春缀糁红。

鸟度屏风青瘴里,鱼窥明镜碧澜中。

宾筵邺下诗篇盛,军次渔阳鼓角雄。

独有白头虚授简,梁园应愧长卿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丁峡旧传为力士开山之地据史秦用张仪司马错之谋以珍器美女赂蜀侯而取之小说迂怪传疑可也遂赋此诗

峡形千仞立苍颜,开辟从来有此山。

自是美人倾绝国,不缘壮士启重关。

蔡蒙早入梁州贡,庸蜀曾陈牧野间。

谣俗流传难借问,丹青遗迹尚班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