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辇下

海棠时节又清明,尘敛烟收雨乍晴。

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綵毬时向梭门过,绣毂遥随辇路行。

日暮人人醉归去,熙熙春物见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正值海棠盛开的清明时节,尘埃收敛,烟雾消散,雨后初晴。
街头巷尾,挂着青布酒旗的店铺,有人在买酒,卖花声此起彼伏。
彩色的球类游戏穿过织布机房,华丽的马车沿着大道行驶。
傍晚时分,人们喝得微醺归家,满眼春色,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注释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观赏植物。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尘敛烟收:形容天气转晴,尘土和烟雾都消失了。
綵毬:彩色的球,可能是传统游戏中的道具。
梭门:织布机上的部件,这里指织布工坊。
绣毂:装饰华丽的马车。
辇路:古代皇帝出行的道路。
升平:太平盛世,社会安定繁荣。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都城寒食节(清明前一天或后一天)的景象。首句"海棠时节又清明"点明了节气,海棠花开,清明时节,天气清新。"尘敛烟收雨乍晴"进一步描绘雨后的宁静与清新,尘埃收敛,烟雾消散,阳光透过云层洒落。

接下来的两句"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生动展现了市井生活的热闹,酒旗招展的店铺和叫卖鲜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生活气息。"綵毬时向梭门过,绣毂遥随辇路行"则描绘了皇家仪仗队的华丽场景,彩球穿梭于街头,华丽的马车沿着大道行驶,显示出皇家的威严。

尾联"日暮人人醉归去,熙熙春物见升平"以日暮时分人们的欢庆和春景的繁荣,象征着国家太平盛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曹组的《寒食辇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时京城的繁华与祥和,展现出宋代京都的繁荣景象以及作者对于盛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46)

曹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 字:元宠
  • 籍贯:颍昌(今河南许昌)

相关古诗词

赏心亭

白鹭洲边芦叶黄,石头城下水茫茫。

江山不管事兴废,今古坐令人感伤。

六代豪华空处所,千秋城阙委荒凉。

空馀眼外无穷景,助我凭栏到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归曲

饥乌哑哑啼暮寒,回风急雪飘朱阑。

琐窗绣阁艳红兽,画幕金泥摇彩鸾。

吴妆秀色攒眉绿,能唱襄阳大堤曲。

酒酣横管咽孤吟,吹裂柯亭傲霜竹。

远空寒云浑不动,老狐应渡黄河冻。

暗回微煖入江梅,何处荒榛挂幺凤。

归来祇誇青连钱,貂茸拥鼻行翩翩。

笼纱蜜炬照飞霰,十二玉楼人未眠。

形式: 古风

鸳鸯

蘋洲花屿接江湖,头白成双得自如。

春院有时描一对,日长消尽绣工夫。

形式: 七言绝句

卜算子.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