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吴僧乞石田画

缅怀高人今白头,秋风未放沧江舸。

叹息人间常见画,白水丹山无不可。

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

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

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

吾亦平生颇好画,逢人不爱千金求。

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杭淮所作,名为《托吴僧乞石田画》。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缅怀高人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去,但内心依然向往着自由与超脱。诗人以“秋风未放沧江舸”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借“白水丹山无不可”展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有时更出双梧桐,柯如碧玉参青空”,诗人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下有閒翁曳杖屦,萧然意气来清风”,描绘了一位闲适的老翁在清风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接着,“自是君身有仙骨,放笔尘寰看超忽”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拥有仙骨之人,希望能在尘世中保持超脱的心态,不受世俗束缚。

最后,“且知画者乃馀事,君有声名非汩没”表明诗人认为绘画只是生活中的小事,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名声与才华的展现,并非被世俗所淹没。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喜爱,愿意不惜重金去欣赏,甚至幻想能拥有画家的作品,如同“安得生绡出东壁,白云为我生沧洲”,希望能在云雾缭绕的海边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同年王载卿使广东

忆昔荆溪花发时,楼船泛渌日悠扬。

秉烛高歌大鱼出,风涌更深殊未央。

倏忽转盼已成迹,鞍马共逐风尘客。

都城对面亦须臾,兼有簿书相促迫。

秋风袅袅生江湖,复送君登万里途。

苍茫五岭炎荒地,无使瘴疠侵肌肤。

形式: 古风

刘元瑞赠剑作短歌奉酬

故人遗我以宝剑,出冶芒寒上衡斗。

炯如秋水涵晶光,挥霍临轩鬼号走。

感君意气吴季子,慷慨及此同心友。

加以㻫琫垂锦?,错落应看百朋后。

珍重何须出尚方,恐惧惟干佞臣首。

结束相随万里身,磨砺肯使纤尘垢。

变化蛟龙倏有神,恍惚风雷生我肘。

吁嗟壮志白发生,为君高歌一倾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观张南园作画因索溪浒春云图

忆昨见公丹青图,己觉妙绝今所无。

公为海内文章伯,落笔自与他人殊。

随龙云气忽飞动,海天雨脚吹堂隅。

崒嵂回头绝岛孤,野桥分明断岸纡。

更貌一杖仙翁癯,抱琴潇洒双童俱。

吁嗟青云客,夐异稷契姿。

早时拂衣卧南极,无乃抱此胸中奇。

烟霞适与幽兴会,髣髴坐我清溪湄。

鳣鲔泼泼春涨动,渔舟两两花枝欹。

清溪迢迢渺何所,岁晚天涯滞游子。

愿公为我挥洒随箧笥,道路风尘长如此。

形式: 古风

见罗罗

野人形骸如木土,出入防身负长弩。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

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