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罗罗

野人形骸如木土,出入防身负长弩。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

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偏远山林的野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句“野人形骸如木土”,以“木土”比喻野人的外在形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了其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接着“出入防身负长弩”一句,揭示了野人生存的艰难与警惕性,长弩不仅是自卫的武器,也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戒备。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描绘了野人的装扮,白布与金耳环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其原始的装饰习惯,又暗示了某种仪式或身份的象征。红丝腰带则进一步勾勒出野人的生活细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两句,通过野人在山间小路的私语,反映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稀少,以及可能存在的某种社会结构或语言习惯。同时,“汉官仪”一词的使用,暗示了野人与汉族文化的某种联系或接触,但这种接触似乎并不常见,可能带有某种隔阂或误解。

最后,“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表达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反思。这句话意味着,无论是野人还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都可能因失去控制或理解而变得如同野兽一般。它提醒人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冲突和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野人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还蕴含了对人性、社会关系及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

杭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贾太傅宅

千年古宅空形影,古井荒苔只自深。

寂寂星沙系舟晚,长秋五月寒蝉吟。

太傅才高稷契姿,汉室少康安足期。

惜哉少年苦太急,一为痛哭君臣疑。

形式: 古风

镇远会刘同年念故乡山水将卜隐居因题以别

三河有灵山,下有泃阳泉。

山高嵯峨郁而秀,泉性温燠清且涟。

闻君念此将诛茅,未去已觉心飘然。

云霄赤骥整初驾,风飙急隼当秋天。

胡为早作宴游计,无乃爱此山泉偏。

忆昔京都与君别,回首十年不相见。

今朝执手蛮山中,觉我衰迟颜发变。

浮云生态自朝暮,碧草馀葩满郊甸。

人生出处何必同,钟鼎山林各有愿。

别君何地更逢君,把酒临江心曲乱。

形式: 古风

送贵州周巡按子贤还朝

忆昨贵阳相见时,朱榴花开光景迟。

言论侃侃见节操,边城五月清霜飞。

海内相逢恨不早,忧时每见杜陵诗。

夜郎西来有逆顺,苗獞亦知事锄犁。

草中狐兔不足数,道上豺狼犹自肥。

去年天王狩东都,不知何日还宫阙。

南国地远无消息,沧海日暮空愁思。

只今济时须公等,袖中短疏安所为。

喜今簪笔朝天去,坐见一日新朝仪。

从此鸾舆罢游幸,九重端拱问疮痍。

形式: 古风

相思行寄中州和大龄

与君一别后,两见滁花开。

花开花落自春色,思君高卧梁王台。

梁王台深三尺雪,哀弦急管缘云切。

至今风流空耳闻,秖见台高上新月。

明月照君心,手弹绿绮琴。

夜静声激烈,谁为听君音。

罢琴对酒还复歌,春风万里吹黄河。

相思欲见知何地,雪台竹色今如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