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后村刘潜夫(其一)

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著刘潜夫。

天下文章无用处,奎星夜夜照江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朝廷没有征召李功甫,文坛也不再有刘潜夫的身影。
普天之下,文章似乎失去了它的价值,只有奎星每晚依然照亮江河湖海。

注释

朝廷:指当时的中央政府或朝廷机构。
李功甫:历史上的人物,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官员。
翰苑:古代指翰林院,是文官撰写机要文件的地方。
刘潜夫:另一位历史人物,与李功甫类似,可能也是文人。
文章:指文学作品或学问。
奎星:古人认为天上的奎宿对应地上的文运,此处象征文化或才学。
江湖:泛指社会,也可指代民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寄给好友刘潜夫的一首赠诗。诗中通过朝廷和翰苑(文人聚集之地)对刘潜夫的忽视,表达了对刘潜夫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当时社会文人处境的感慨。"朝廷不召李功甫,翰苑不著刘潜夫"这两句,以李功甫和刘潜夫的典故,暗示了他们的才能未被朝廷赏识,暗示了刘潜夫的怀才不遇。接着,诗人说"天下文章无用处",表面上是对文章价值的否定,实则暗含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即尽管有才,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施展。最后,"奎星夜夜照江湖",奎星象征文运,这里以奎星照耀江湖,寓意刘潜夫的才华终将照亮民间,即使在官场不得志,也能在民间文学中发光发热。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寄报恩长老恭率翁

报恩千楹归一炬,佛也不能逃劫数。

宝坊化作瓦砾场,堪笑月庭来又去。

率翁修造凤楼手,第一能将无作有。

神工作舍鬼筑墙,鞭笞木石能飞走。

风斤月斧日纷然,行看华屋突兀在眼前。

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

形式: 古风

寄赵鼎臣

学如刘子政,不使校书天禄阁。

文如李太白,不使待诏金銮殿。

倚楼终日看庐山,赢得虚名闻九县。

才忌太高,心忌太清。平平稳稳,为公为卿。

骐骥可羁,乃归帝闲。麟凤莫驯,为瑞人间。

人间为瑞徒能好,骐骥可羁终远到。

岁寒心事几人知,手把梅花供一笑。

形式: 古风

寄章泉先生赵昌父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形式: 古风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足三诗以悼之(其三)

汝祖积阴德,汝翁多读书。

汝生天报施,汝死又何如。

脩短有定数,贤愚莫问渠。

冥官闻恸哭,还许再来无。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