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谣辞.步虚词十九首(其十五)

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

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

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翻译

向西海告别金母,向东方向木公行礼。
行进如云似乎带着雨,步履轻盈仿佛要凌驾于风之上。
挥动着羽衣像丹凤飞翔,霞巾飘曳如同彩虹般绚丽。
在九霄云外飘摇自在,向下俯瞰那如仙境般的宫殿。

注释

西海:神话中西方的大海,代表神仙居所。
金母:即西王母,道教中的女神。
东方:方位词,这里指道教中东方的青帝木公,与金母相对应。
云行:形容行动如云般飘忽不定。
星步:形容步伐轻盈如星辰。
羽袖:装饰有羽毛的衣袖,象征神仙的服饰。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霞巾:如彩霞般的头巾,常用于描绘神仙的装束。
彩虹:形容霞巾的绚丽色彩。
飘飖:飘扬、摇曳的样子。
九霄外:天空的极高处,比喻仙境。
下视:从高处向下看。
望仙宫: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宫殿。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神话色彩和仙境意象的诗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仙界行游的情景。

“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开篇即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西海金母和东方木公都是道教中的神祇形象,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万物之神的敬仰。

“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示了仙人的超然行迹,他们仿佛可以驾驭云彩,步履于繁星之间,甚至能够与天气相通,与风雨相呼应。

“羽袖挥丹凤,霞巾曳彩虹。”这里的羽袖和霞巾都是仙人装饰的象征,丹凤和彩虹则是超自然美景的展现。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仙境的瑰丽,而且也展现了仙人的非凡气质。

“飘飖九霄外,下视望仙宫。”最后两句诗人自比飘逸之物,超脱尘世,居于九霄之上,从高处俯瞰,可以望见仙境的宫阙。这不仅是对仙境位置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奇幻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憧憬和向往。

收录诗词(21)

韦渠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歌谣辞.步虚词十九首(其十六)

玉树杂金花,天河织女家。

月邀丹凤舄,风送紫鸾车。

雾縠笼绡带,云屏列锦霞。

瑶台千万里,不觉往来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杂歌谣辞.步虚词十九首(其十七)

舞凤凌天出,歌麟入夜听。

云容衣眇眇,风韵曲泠泠。

扣齿端金简,焚香检玉经。

仙宫知不远,祗近太微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青]韵

杂歌谣辞.步虚词十九首(其十八)

紫府与玄洲,谁来物外游。

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金化颜应驻,云飞鬓不秋。

仍闻碧海上,更用玉为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杂歌谣辞.步虚词十九首(其十九)

辔鹤复骖鸾,全家去不难。

鸡声随羽化,犬影入云看。

酿玉当成酒,烧金且转丹。

何妨五色绶,次第给仙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