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涂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氓。

皇恩傥岁月,归服厕群英。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年轻时不愿做官,手执笏板在东西京间奔波。
中年时镇守淮郡,接到命令便开始了远征。
自知在朝廷无甚作为,何况承受着符节的荣耀。
现在才开始尽忠献愚,怎能只顾个人的利益。
留恋于亲友之间,对兄弟的情谊深感悲痛。
日暮时分风雪交加,我离开,你回城。
登上旅途树立隼旟旗,望向承明殿,期待着前程。
云台高照在天空中,龙阙壮丽象征着远大的征程。
清晨起身参加早朝,露水打湿了华美的冠缨。
一旦离开这里,我将心系百姓,治理民众。
如果皇恩浩荡,愿能在群英中再得重用。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远仕:不愿做官。
秉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工具。
中岁:中年。
淮郡:地名,古代的郡名。
征行:出征或远行。
素惭:一向感到惭愧。
省阁姿:在朝廷的表现或才能。
符竹荣:指担任官职的荣耀。
效愚:尽忠献愚,表示谦虚。
方此始:刚刚开始。
顾私:考虑个人私利。
获并:能够并存。
亲交:亲友。
怆悢:悲伤。
日暮:傍晚。
风雪:风雪交加的天气。
子:你。
还城:返回城市。
登涂:踏上旅途。
建隼旟:树立隼旟旗,古代出行的标志。
望承明:望向承明殿,汉代宫殿名,象征朝廷。
云台:古代宫殿的高台。
焕:光辉灿烂。
龙阙:象征帝王宫殿的建筑。
晨兴:清晨起床。
奉早朝:参加早朝。
华缨:装饰华美的冠带。
服膺:衷心信服,铭记在心。
理庶氓:治理百姓。
皇恩:皇帝的恩泽。
傥:如果。
岁月:时间。
厕群英:与杰出人物并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从中央到地方任职的经历和心境。诗中通过对自己仕途的回顾,表达了个人的才不逊时、地位不显的自谦之意,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不舍。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两句,表现了诗人年轻时就踏入仕途,在东京(即洛阳)担任尚书郎一职。"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则指出诗人中年时被派往淮河流域地区担任地方官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两句中,“素”字表达了自谦之意,"省阁姿"和"符竹荣"都是对自身才华和地位的隐喻。诗人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配得上高贵的地位。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认为自己不过是跟随众人而已,并无特别之处。

接下来的“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惜与不舍。"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则是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心境。

“登涂建隼旟,勒驾望承明”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出发赴任的壮观场面,而"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则描绘了离别时的壮丽景色。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表达了诗人早起参加朝会的情形。"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氓"则是说出了诗人离开这片土地,前往新的任所的心情。

最后,“皇恩傥岁月,归服厕群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的感激,以及对未来仕途的期待和自信。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上的平凡与不易,友情的温馨以及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自蒲塘驿回驾经历山水

馆宿风雨滞,始晴行盖转。

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

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

高树夹潺湲,崩石横阴巘。

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岚浅。

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

忆昔终南下,佳游亦屡展。

时禽下流暮,纷思何由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至开化里寿春公故宅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

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

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

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

攀崖复缘涧,遂造幽人居。

鸟鸣泉谷暖,土起萌甲舒。

聊登石楼憩,下玩潭中鱼。

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馀。

常怪投钱饮,事与贤达疏。

今我何为答,鳏寡欲焉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行宽禅师院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