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复的《书愤次伯远韵》,他以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首句“空劳越石报鸡声”暗指自己虽有才如越石(古代贤臣范蠡),却未能施展抱负,只能徒然效仿鸡鸣提醒他人。次句“谋国人谁矢血诚”表达了对国家危难之际无人挺身而出,忠诚献身的忧虑。
第三句“燕弱讵须呈督亢”,借燕国之弱不需献出督亢之地求和,暗示现实中的国家不必轻易示弱。第四句“越亡原坐战长平”则引用长平之战的教训,批评因过度战争而导致的越国灭亡。
第五句“艾香可有三年蓄”可能寓意储备不足,应对危机的能力有限。最后一句“玉貌围城成底用,摩挲铜狄但心惊”描绘了城池被围困的无奈,只能对着铜像(可能象征历史或敌人)感叹,内心充满惊惧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才能无法施展的苦闷,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