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黄太守国成

戴义全家未敢諠,十年事往尚烦言。

同舟有剑伤孤按,入井无绳赖手援。

当日一舟推直道,古人驷马望公门。

心知邂逅非容易,恐是先灵诱幼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呈黄太守国成》由清代诗人林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对黄太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品德的赞美。

首联“戴义全家未敢諠,十年事往尚烦言”,开篇即以“戴义”为引,暗含对黄太守德行的推崇,同时表达了时间流逝,往事虽已过去,但对黄太守的敬仰之情却依然如故,难以忘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未敢諠”与“尚烦言”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对黄太守的敬畏,也流露出对黄太守事迹的深深怀念。

颔联“同舟有剑伤孤按,入井无绳赖手援”,进一步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展现了黄太守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助他人的情景。其中“同舟有剑伤孤按”可能是指在共同面对困难时,黄太守如同一把利剑,帮助他人渡过难关;“入井无绳赖手援”则形象地表现了黄太守在他人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给予及时的帮助。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黄太守的勇敢和仁慈,凸显了他的高尚品格。

颈联“当日一舟推直道,古人驷马望公门”,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赞扬了黄太守的正直与高尚。这里的“一舟推直道”可能暗指黄太守在处理政务时坚持正义,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而“古人驷马望公门”则借用了古代官员受到百姓拥戴的典故,表达了黄太守深受民众爱戴,其形象如同古代受人尊敬的官员一样,被百姓所仰望。

尾联“心知邂逅非容易,恐是先灵诱幼孙”,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黄太守的深刻认识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黄太守的品德对后世的影响,如同先祖的灵光指引着年轻一代。这里既有对黄太守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有对道德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黄太守人格魅力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太守事迹的深情回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黄太守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02)

林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邻鹤吟

剑题寖贵采,鹤唳延悲声。

西邻有羁客,闻之绕室行。

已无亲手饲,宁为告饥鸣。

努力谓欲去,恩义怀无声。

叶落树寡色,露寒天不明。

婵娟掩中户,蝙蝠飞前荣。

华表归来日,相逢或一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代书与里中亲友

推户惊风大,听诗闻雨来。

五年终夕话,三客异乡回。

欢阻河塍月,心伤里社灾。

别怀知未释,寄与短章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戊戌元日江亭即事

倚阑云起乱鸦呼,黯黯西山望未无。

乍入闇虚惟夕景,还连风色落平芜。

主忧避殿当元日,臣职操兵见啬夫。

如我闲官神所笑,何祥欲问自疑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同陈清湘饮唐沽酒楼(其一)

幰幰船行烟尚屯,萧萧旗响水争喧。

吴儿涕泣君休笑,忍见邢贞入国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