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翻译

故乡的春天即将逝去,一年的美景难以重来。
山岩上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我的小屋每天都值得喜爱。
幽深的小溪边还没有人离去,茂盛的花草可能会阻碍前行。
遥远地回忆起那紫色的藤蔓低垂,繁花似锦映照着潭水的青翠色泽。

注释

故乡:指诗人的出生或居住地。
春欲尽:春天快要结束。
一岁:一年。
芳:美好的景色。
岩树:山岩上的树木。
青葱:茂盛、翠绿。
吾庐:我的房子。
日堪爱:每天都很可爱。
幽溪:隐蔽而清幽的溪流。
人未去:没有人离开。
芳草:美丽的花草。
行应碍:行走时可能会被阻挡。
遥忆:遥远地回忆。
紫藤:一种攀援植物,有紫色花朵。
繁英:众多的花朵。
潭黛:潭水的深绿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时节,自然景物逐渐显露出生机,但诗人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难以重复的美好。"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表达了对春天即将过去而无法重返的哀愁。岩树已经长满青苔,说明春天到了尾声,而诗人对于自己所居之地(吾庐)的喜爱和依恋。

接下来的"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则是说尽管溪边的人还没有离开,但随着芳草的生长,行走变得困难,这也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而美好的时光难以留住。最后两句"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中,诗人远远地想起了那垂挂的紫藤花,以及它繁盛的花朵在潭水中的倒影,这些都让人感到惆怅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留恋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形式: 五言律诗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形式: 排律 押[翰]韵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