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风雨次韵

独卧苦不寐,灯残知夜深。

青毡犹是客,白发最关心。

绕屋鸟三匝,隔江龙一吟。

谁家催寄远,孤泪滴清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独自躺着难以入睡,灯火微弱已知深夜来临。
青色毛毡仍觉是异乡客,满头白发使我最为忧虑。
屋外鸟儿盘旋三圈,对岸传来龙吟之声。
不知哪家急切催促远方的信使,孤独的泪水滴落在清冷的捣衣砧上。

注释

独卧:独自躺在床上。
苦不寐:难以入睡。
灯残:灯火微弱。
夜深:深夜。
青毡:青色毛毡,代指旅居他乡。
犹是:仍然是。
客:客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白发:白发,象征年老和离愁。
绕屋:围绕着房屋。
鸟三匝:鸟儿飞了三圈。
隔江:隔着江面。
龙一吟:龙的吟啸声,比喻远方的呼唤或声音。
谁家:不知哪家。
催寄:催促寄信。
远:远方。
孤泪:孤独的眼泪。
清砧:清冷的捣衣砧,古代妇女捣洗衣物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的孤寂心境。"独卧苦不寐"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失眠之苦,"灯残知夜深"通过暗淡的灯光映照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深沉。"青毡犹是客"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白发最关心"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绕屋鸟三匝,隔江龙一吟"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鸟儿在屋檐周围盘旋和远处江上传来的龙吟声,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最后,"谁家催寄远,孤泪滴清砧"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那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忧虑,泪水滴落在清冷的捣衣砧上,更显孤独与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秋夜风雨次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身处秋夜风雨中的孤寂与怀旧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6)

陈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仲瑜小景(其二)

老树依岩壑,危桥隔远村。

桃花春满岸,云气晓当门。

白鸟来书屋,青山落酒樽。

渔舟忽相过,疑是武陵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赵仲瑜小景(其一)

远水望不极,断云低复连。

青山秋树屋,野渡夕阳船。

幽思沧洲上,归心白雁前。

异乡非隐地,聊欲寄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闽峤军中

貔貅齐拥霍嫖姚,却笑青山说豹韬。

兵马夜行残月下,弓旌寒响朔风高。

壶浆故老愁啼血,野饭将军猛茹毛。

自笑书生随玉帐,也腰刀剑束征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留题九龙岩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

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

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

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