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惜(其三)惜遇合

三惜曰:圣明在御,品物咸亨。龙兴虎啸,道与时行。

有崎岖之贱士,独壹郁以伤情。

其处身也寡营,其与物也无竞。

巽让得之前闻,淡约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阳。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岁,偕计上方。

梅花岭畔白如霜,杨子江头映绿杨。

维舟建业看春色,走马新丰问帝乡。

闻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严昼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鸾同入彀。

效太平而献策,拟大宝以扬箴。

将输负曝之缊,愿溉烹鱼之鬵。

燕台雄骏似云屯,蹇驽何堪重价论。

本期烧尾乘桃浪,岂知点额困龙门。

辞阊阖以蓬飘,溯河淮而旅泊。

题诗瓜步之亭,作赋荆溪之阁。

文酒盛以相从,宾朋欢其共谑。

弃九仞之成劳,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镂雪逞新裁,笔底琼花次第开。

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

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

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

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

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

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

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

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的《五惜》中的第三篇,主题为“惜遇合”。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仕途上的坎坷遭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诗的开头便以“圣明在御,品物咸亨”开篇,暗含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接着“龙兴虎啸,道与时行”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势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随后,诗人通过“有崎岖之贱士,独壹郁以伤情”一句,直接点出了自己作为卑微士人的苦闷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如“家傍南海,系溯安阳”,“五云曳采,北斗垂光”,“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以及“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岁,偕计上方”。这些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美景,也隐含了主人公在不同地方的漂泊与奋斗。

“梅花岭畔白如霜,杨子江头映绿杨”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纯洁与坚韧。接着,“维舟建业看春色,走马新丰问帝乡”则表达了他对京城的向往与追求。

“闻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严昼漏”一句,暗示了主人公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期待,以及在官场中的艰难处境。“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鸾同入彀”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官场中的努力与竞争。

“效太平而献策,拟大宝以扬箴”表明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将输负曝之缊,愿溉烹鱼之鬵”则表达了他对实现理想抱负的渴望与决心。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述了主人公在仕途上的挫折与失落:“辞阊阖以蓬飘,溯河淮而旅泊”,“题诗瓜步之亭,作赋荆溪之阁”,“文酒盛以相从,宾朋欢其共谑”。这些描绘展现了他虽然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只能在文酒宴会上寻求一丝安慰。

最后,“弃九仞之成劳,希千秋之杰作”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执着追求,“雕霞镂雪逞新裁,笔底琼花次第开”则展示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了他虽然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则揭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惑与迷茫。

“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描绘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则表达了他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探索。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他仕途上的失败与挫折,“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则表达了对命运与人为因素交织影响的深刻理解。

“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现状的无奈。

最后,“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表达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对自身命运的忧虑,整首诗在深沉的情感中结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惜(其四)惜怙恃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形式: 古风

五惜(其五)惜知己

五惜曰:靡德弗雠,无言不报。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形式: 古风

杂咏(其一)

朝上东门城,念与浮云驰。

四海若兹大,放意惟所之。

东有青琅玕,西有紫玉芝。

秉性得所欲,仙人为我期。

青阳不相待,日月渐亏迟。

且教饮美酒,莫学竞蛾眉。

吾望羡门子,俯仰慰吾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咏(其二)

驱车涉泗水,水绿渐车裳。

皖彼牵牛星,欲济河无梁。

有婉彼季女,盛年处空房。

青丝为君被,白玉为君床。

珊瑚光照灼,五色错文章。

岂不慕芳华,佳人徒自伤。

凉秋多落叶,白露变为霜。

鱼龙处深渊,凤凰鸣高冈。

相思两不见,日暮空傍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