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
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诗人选择在静谧的环境中返回自己的草堂,并且进一步深入到花园之中,这些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与自然的融合。
"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这里的"载酒"可能是指带着酒去欣赏大自然,而"不与清风遇"则是说诗人希望在独处中享受这份宁静,不想让外界的干扰打破这种平和的氛围。"清风"在这里有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干预或世俗的声音,诗人选择避开这些,保持内心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状态。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
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
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彫色。
几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穿云来自远,激砌流偏驶。
能资庭户幽,更引海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