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虎岩听竹》由清代诗人黄骧云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中以虎岩与虎邱对比,强调虎岩之胜在于竹胜于花,竹声如凤鸣,竹调似龙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虎岩最胜虎邱差,岩胜邱缘竹胜花。” 开篇即以虎岩与虎邱对比,突出虎岩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竹林的胜景,竹子不仅胜过花,更胜过其他景致,赋予了虎岩与众不同的魅力。
“肖凤鸣声开律祖,学龙吟调谱仙家。”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之声,仿佛是凤凰的鸣叫,又像是龙的吟唱,这些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仙家的乐谱之中。
“淇园春半风初到,湘浦秋深月又斜。” 这两句则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春天的微风刚刚吹过淇园,秋天的月亮又在湘浦斜挂,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玉版参禅参未了,瓶笙入耳索僧茶。” 最后两句将人带入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境界。玉版代表的是禅宗的教义,诗人似乎在参悟佛法,但仍未达到完全理解的境地。瓶笙则是佛教中常用的法器,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净。索僧茶则意味着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虎岩听竹》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