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坤湿气蒸嵷巃,油然勃然连苍穹。
曙窗注望东?峰,须臾不见青芙蓉。
初疑博山喷出紫烟缕,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龙王宫。
东西模糊总一色,上下变幻知几重。
既非芒砀山中隐刘季,又非阳台神女遥相通。
养文玄豹隐丹壑,失巢老鹤迷青松。
忽见千株万株老枯桧,化作千丈万丈苍精龙。
断崖滴翠时洒洒,落花细雨春濛濛。
金乌欲上海水赤,神光荡射生青红。
狂飙捲地忽吹散,依然绣出金屏风。
奇奇怪怪渺无际,且将浩兴收拾填心胸。
这首宋诗《?山晓云歌》是袁正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间晓云图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首先描绘了大山湿气蒸腾,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象。接着,他通过比喻,将云雾比作博山的紫烟和蜃楼下的龙宫,形象地展现了云层的变幻莫测。
诗人进一步强调,这些云彩并非人间常物,而是超越现实的神秘存在,暗示着仙人或神话中的隐秘联系。他借用“养文玄豹”和“失巢老鹤”的典故,增添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增加了诗歌的奇幻感。
随着云雾的变化,诗人观察到老枯桧树幻化为苍龙,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涌现。落花细雨与金乌(太阳)的描绘,营造出春天的气息,而神光荡射则增添了神秘的光彩。最后,狂风将云雾吹散,如同绣出金色屏风,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之美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浩然之气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叹。
不详
峥嵘栋宇压巍峨,九日游人自在过。
凤翅冈高围海国,龙鳞松古蘸烟萝。
齐山景色知难比,彭泽风光几倍多。
每上醉来开口笑,幽香无奈菊花何。
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彷佛古人齐。
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
上戴星辰全咫尺,傍躔日月自东西。
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处迷。
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
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
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
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碧桃溪会创幽亭,岂是从前浪得名。
静对好山闲日月,却疑尘世有蓬瀛。
檐间自在烟云合,砌下长流风雨声。
林坞不遮沧海阔,暂来还得眼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