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织女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劳动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首句“此身非不爱罗衣”,点明了织女并非不喜爱穿着华丽的衣物,而是她的心思全部投入到了织布的工作中。这既表现了织女对工作的热爱,也暗示了她可能因为生活所迫,无法拥有自己亲手织出的衣物。

次句“月晓霜寒不下机”,进一步展现了织女在月色微明、寒霜覆盖的清晨仍坚持工作的情景。这里的“机”指的是织布机,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织女勤劳不息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生活条件艰苦。

第三句“织得罗成还不著”,揭示了织女的困境。她虽然能够织出精美的罗衣,却因经济原因无法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这种矛盾的情感,既体现了织女对劳动成果的自豪,又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最后一句“卖钱买得素丝归”,则讲述了织女通过出售自己织出的衣物来换取生活所需。这里的“素丝”可能是指更普通的布料,意味着织女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衣物卖出,换回更为基础的生活物资。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织女的辛劳与坚韧,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隐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织女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困苦,以及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雪(其一)

淮上飞花正皓然,日车月御欲停鞭。

千形凛凛如无地,一片苍苍忽露天。

洞口似迷山路处,斗閒疑泛海槎年。

长瓢酒挹云泉酿,大轴诗题锦水笺。

僧舍手抔留煮茗,渔庵瓶贮借烹鲜。

喜馀稻糁投饥喙,惭乏绨袍赠冻肩。

白里好张红步障,猛中宜摆绛戎旃。

扫开寥廓凭风帚,抉去纷纭忆剑仙。

猎火正燃云有焰,旅庖何在突无烟。

未应门外同袁子,曾买污莱数亩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雪(其二)

君看飞雪竞翩翩,云将争驱正著鞭。

人望已酬残腊后,物华兼值早梅天。

招沽北掾输平日,走马西州忆少年。

漏屋旋消濡弊褐,破窗穿过湿馀笺。

蹄涔易见真洼满,粪土难辞伪色鲜。

席户冷灰人削迹,朱门热炙客摩肩。

纷纷万事还如此,寂寂幽怀尽舍旃。

流水明中争趁月,断鸿深处独藏仙。

谁家渔棹空闻笛,何处樵村只见烟。

最好耕农相贺了,牛衣醉卧夕阳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雪(其三)

侯款诸祠方彻奠,车回五骏既投鞭。

云如大练生淮浦,雪似繁星落楚天。

有客弄花知乐岁,何人感物惜流年。

南城病仆惟沽酒,西郭诗章但买笺。

隐伏急因明处见,垢污多自夜来鲜。

佣将粺谷才糊口,拾去濡薪未息肩。

白面韝鹰红锦臂,乌山围兽赤缯旃。

却燃灯坐疑为梦,欲上楼看恐有仙。

玉镜台前侵皓月,碧纱窗外弄青烟。

树头还有鸿栖否,船是寒沙水畔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雪(其四)

诸少逸驾追无前,我乘驽马持短鞭。

更添一老爱白雪,但开两眼寻青天。

诗中戈矛欲挥我,君家伯仲空忘年。

摇笔吟哦有裂管,倒囊抖擞无遗笺。

谁知群形消即露,却还本质污与鲜。

田庐有蓬尚塞户,樵衣无布堪补肩。

群儿上垄刍且牧,孤戍曝日旗与旃。

人閒安得真洞府,空中失脚飞神仙。

明月随来会星弁,白云迎去升紫烟。

溪湾留下断虹卧,山阴亦有玲珑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