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洪州渡西江至翠微寺紫清宫

平明渡西江,西山正崔嵬。

中流欲浪作,细雨随风回。

促棹赴前浦,颇为风雨催。

寒沙引细路,人家山半隈。

密雨荫脩竹,久旱无莓苔。

晚入翠微寺,诸峰环抱来。

其西洪崖居,百代所仰怀。

何年蛟龙怒,更击深山开。

悬瀑泻洪井,喷噫藏风雷。

客行少休息,暂此得徘徊。

城中二三老,咫尺不得陪。

岂无陵风翰,邀致山中台。

涧水清且寒,可以当馀杯。

独来不敢久,恐为神物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洪州渡过西江前往翠微寺的旅程,沿途景色变换,情感丰富。

首句“平明渡西江”,清晨时分,诗人乘船渡过西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接着,“西山正崔嵬”一句,描绘了西山的雄伟壮观,山势高耸,给人一种壮丽之感。

“中流欲浪作,细雨随风回”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细雨在风中旋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

“促棹赴前浦,颇为风雨催”则表达了诗人急于前行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寒沙引细路,人家山半隈”描绘了沿岸的景象,寒沙与细路相映成趣,山间人家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密雨荫脩竹,久旱无莓苔”通过雨后竹林的茂盛与久旱后的地面情况,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晚入翠微寺,诸峰环抱来”描述了诗人最终到达目的地——翠微寺,四周群山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其西洪崖居,百代所仰怀”提到了洪崖居住的地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何年蛟龙怒,更击深山开”一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悬瀑泻洪井,喷噫藏风雷”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以及瀑布背后的自然力量。

“客行少休息,暂此得徘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疲惫与短暂的停留,以及对美景的欣赏。

“城中二三老,咫尺不得陪”提到诗人未能与城中的老人相聚,表达了遗憾之情。

“岂无陵风翰,邀致山中台”表达了诗人希望邀请朋友一同前往山中聚会的愿望。

“涧水清且寒,可以当馀杯”描绘了山涧清澈的水流,可以作为旅途中的解渴之物。

“独来不敢久,恐为神物猜”最后,诗人表达了独自旅行的谨慎与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色、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宿翠微寺

西山今夜雨,不为故人留。

泥滑淹行李,风声欲送秋。

中原且多事,吾党敢无忧。

明日经由地,江南更几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发翠微寺

古殿突兀风有声,粥鱼欲打鸡三鸣。

披衣起坐问行李,仆夫屡报天阴晴。

昨日路长频雨阻,今日东风得无苦。

杉松连山寒欲动,橘柚隔篱香半吐。

却忆京城无事时,人家打酒夜深归。

醉里不知妻子骂,醒后肯顾儿啼饥。

如今流落长江上,所至盗贼犹旌旗。

已怜吴县风俗僻,况复中原消息稀。

形式: 古风

送宋仲安往虔州

已流之水不可以复回,已往之日不可以复来。

唯有野外篱边之黄菊,年年岁岁见花开。

君如此菊不我厌,处处相逢同酒杯。

三年丧乱那可说,君头已白我齿缺。

高才抑塞久未用,坐守松桧凌霜雪。

君今又作章贡游,我犹少忍住筠州。

破屋不忧遭鬼瞰,端坐或恐贻神羞。

求田问舍古所叹,敢有远去惟身谋。

为约岭南三数子,明年乘兴欲东流。

形式: 古风

与仲安别后奉寄

出门送君时,一步再徘徊。

虽云非远别,念与始谋乖。

欲求连墙居,故作千里来。

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沟回。

我独滞一方,后会良未谐。

冬初风浪息,蛟龙深蛰雷。

其如中原盗,所至尚扬埃。

子行莫夷犹,恐致狼虎猜。

胡人更远适,畏死投烟霾。

皇天久助顺,似不及吾侪。

独以智力免,宁有此理哉。

因书寄苦语,亦以谢不才。

新春好天色,指望妖氛开。

即当候归艎,取酒寻尊罍。

欣然得一笑,便足禳千灾。

豫章百里远,可以慰客怀。

须君起我病,同上徐孺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