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野望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山谷中萧瑟,云雾缭绕,过河的人回到哪个村庄?
积雪遮蔽了唐代园林的小路,寒冷的鸟鸣聚集在汉代祠庙门前。
官署空荡,只有修长的竹子陪伴,近山的树林稀疏,能听到猿猴饮水的声音。
我独坐于此,虽然没有毡毯,你不要笑话,连陶渊明也有满杯的酒。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凄凉。
空谷:空旷的山谷。
山云:山间的云雾。
渡水:过河。
何处村:哪个村庄。
樵径:砍柴的小路。
唐苑路:唐代园林的小路。
汉祠门:汉代祠庙的门。
公堂吏散:官署里的官员已经散去。
修竹:高雅的竹子。
饮猿:猿猴饮水。
客坐:客人独自坐着。
无毡:没有毛毡。
君莫笑:请你不要笑我。
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
酒盈樽:酒杯满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山村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感。首句“萧萧空谷隐山云”以动人的声响和迷离的山云设置了整首诗的情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紧接着,“渡水人归何处村”则让读者随着诗人目光寻觅那些在雪后归家的行人,他们或许正匆匆赶回自己的小村。

第三句“樵径雪迷唐苑路”中,"樵径"一词指代砍柴人的小道,这里的“雪迷”则加深了这种偏远小径的孤独感。"唐苑路"虽是历史上的名胜,但在这里仅仅作为雪中迷失的小径的一部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湮灭。

第四句“鸟声寒集汉祠门”则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通过汉祠门前冷清的鸟鸣声强化了冬日寂静的氛围。"汉祠"作为古代祭祀的地方,这里也显得有些荒凉。

第五句“公堂吏散惟修竹”中,“公堂吏散”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处理完事务后散去的情景,而“惟修竹”则是对那些留下来的唯一关注,即庭院中的竹子。这里的"惟"字表达了一种专注,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钟。

最后两句“近岭林疏见饮猿,客坐无毡君莫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近岭林疏”写出了树木稀疏的景观,而“饮猿”则是对山中野兽的一种观察。"客坐无毡君莫笑"中,“客坐”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过客坐在那里的情形,"无毡"意味着简陋或缺乏,而"君莫笑"则是一种自嘲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山村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在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鸿轩下有蔷薇予初至时生意盖仅存耳予为灌溉壅护今年春遂大盛仲春著花数百萼大几如芍药丰盛妍丽顷所未见也余有黄州之行酌酒赏别

堂下蔷薇亲灌溉,辛勤才见一春花。

时如转毂无停轨,客似飞鸿不定家。

一岁相邀伴寂寞,明年谁复对芳华。

驱车又向黄州去,风月相望一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鹿仙山

溪清山秀隐神仙,乘鹿真人去几年。

天地壶中无客到,方书肘后有谁传。

秦皇采药迷蓬岛,汉武烧金得紫烟。

真境寥寥在何处,未容尘世妄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黄几道哀挽

风流正始久无声,颇复因公到后生。

千里族人分俸禄,百年乡党守题评。

青云脱屣乌台峻,白首含香画省清。

但得将军桃李在,宁须公相写铭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七兄疾愈二首(其二)

南邻隐士龙虎鼎,东寺比丘坚密身。

欲知十室有信处,顾此两贤非世人。

战胜天魔初起定,宝成丹灶不妨贫。

何时共此閒居士,紫领长衫乐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