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水下元无月,江澄别有天。

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

桂魄方留影,荷衣试弄泉。

正看波底样,俄入掌中圆。

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

我知光可汲,便拟拍洪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掬水月在手》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联“水下元无月,江澄别有天”,开篇即以反问与转折,点明了月并非水下的真实存在,而是江面澄澈时,映照出的另一片天地。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月光比作一种超脱现实的美,赋予了江面以独特的意境。

颔联“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这美景时的欣喜之情。他凝视着水面,仿佛能感受到那浩瀚的宇宙之美;而当他伸手去掬取月光时,又仿佛能触摸到那份细腻与温柔。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欣赏。

颈联“桂魄方留影,荷衣试弄泉”则将月光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融合,桂魄(月亮的别称)在水中留下倒影,荷叶轻轻摇曳,似乎在与泉水嬉戏。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月光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尾联“正看波底样,俄入掌中圆”描述了诗人观察月光在水中的变化过程,从波底的模糊到掌中的清晰,这一转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情感体验的深化。最后两句“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引用了李白和贺知章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满意足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在水中的独特表现,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情趣。林希逸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力,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弄花香满衣

隔岸闻风处,清晨嗅露房。

花因閒弄久,衣有带来香。

试摘枝头白,还拈叶底黄。

恍如玉皇吏,来自锦窠郎。

袖比朝方罢,心因恼欲狂。

谢安休掩鼻,非佩紫罗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梦见周公

至圣元无梦,伤麟有隐忧。

道传自公旦,意切为宗周。

泗水蘧方觉,东山记昔留。

鸿飞归不复,蝶化恍同游。

洛卜图何在,殷楹涕自收。

蒲姑如可作,料想订春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四更山吐月

愁客眠难稳,危栏忽四更。

乍疑山色改,已吐月华明。

五夜筹将转,孤轮缺未盈。

霜翻禽欲下,云破兔还生。

问晓樵相语,栖寒鹊自惊。

蛾眉秋一半,彻夕恼长庚。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热不息恶木阴

苦热虽求息,炎凉愧易心。

既云名恶木,那复有佳阴。

烦溽方三叹,婆娑有百寻。

匠皆行弗顾,吾肯据而吟。

冷忆瓜浮玉,清思竹碎金。

鸟犹知所择,人岂马牛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