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

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

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秋雨细密无痕,如轻纱笼罩整片河川。
孤独的村庄在视野中渐行渐远,离去的鸟儿已经飞在前面。
傍晚时分,云层穿透阳光,微弱的光线洒在船上。
谁能料到,我偶然间在此找到舒适,岸边有沙泉静静流淌。

注释

秋雨:秋季的雨水。
密无迹:细密而无声无息。
孤村:孤立的村庄。
去鸟:飞走的鸟儿。
向晚:傍晚。
云漏日:云层间透出阳光。
沙泉:沙滩上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发匀陵》,描绘了秋天细雨连绵的景象以及诗人舟行的感受。首句“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如丝,悄无声息地润湿大地,整个江面都被蒙蒙细雨笼罩。接着,“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通过孤村和远去的飞鸟,传达出诗人离别或漂泊的孤独感,暗示行程的寂寥。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层间隙透出一丝阳光,微弱的光线洒在船上,诗人独自倚靠,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的期待。最后两句“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偶然间找到的宁静与惬意的意外之喜,以及在岸边发现沙泉的惊喜,暗含着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随和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既有离别的孤寂,也有自然带来的安慰和喜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古剑篇送蔡君谟自谏省出守福唐

生铜夜夜鸣,剉铁未尝缺。

主人久提携,何事赠离别。

借问岂酬恩,请看镡上血。

休惭补履功,出处异施设。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古冢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古鉴

古鉴得荒冢,土花全未磨。

背菱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月暗虾䗫蚀,尘昏魍魉过。

但令光彩发,表里是山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史供奉群鹤

出珥银貂侍太清,回看双鹤舞中庭。

翩翩曾是仙人骥,两两尚仪君子形。

静夜欲还缑岭月,终朝思啑太湖萍。

莫将树上鸡相并,会待归飞向杳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