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村路作

日下风高野路凉,缓驱疲马闇思乡。

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夕阳下,风高天凉,我骑着疲惫的马慢慢行走,暗自思念家乡。
想象中的渭村秋天的景象应该也是这样,红枣熟透,梨子变红,稻谷金黄。

注释

日下:夕阳西下。
风高:风大而凉爽。
野路:乡村的小路。
缓驱:缓慢驱赶。
疲马:疲惫的马。
闇思乡:在昏暗中思念家乡。
渭村:渭水边的一个村庄,地名。
秋物:秋天的景色或物产。
应如此:应该也是这样的景象。
枣赤:红枣变红。
梨红:梨子成熟变红。
稻穗黄:稻谷的穗变得金黄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和怀念。"日下风高野路凉"一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秋日午后的景象,阳光斜射,微风习习,行人在这条荒凉的野路上缓慢前进,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紧接着"缓驱疲马闇思乡"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的这种情感状态,他不急于赶路,而是让疲惫的马儿也能悠然行走,同时内心深处涌动着浓郁的乡愁。

接下来的两句"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则转向了对秋天景象的描写。渭村这里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和记忆的地方,这里的秋天应该也是这样子吧——果实成熟,色彩鲜明,展示了一派生机与丰收的景致。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传递出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平静、充实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劝欢

火急欢娱慎勿迟,眼看老病悔难追。

尊前花下歌筵里,会有求来不得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劝行乐

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中。

欢笑胜愁歌胜哭,请君莫道等头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厅前桂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夭老

早世身如风里烛,暮年发似镜中丝。

谁人断得人间事,少夭堪伤老又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