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世身如风里烛,暮年发似镜中丝。
谁人断得人间事,少夭堪伤老又悲。
这首诗描绘了人的生命如同风中的烛火,早年轻狂而短暂;头发却像镜中之丝,暮年时显得细软无力。诗人感慨于无法断绝人间的种种牵挂和烦恼,面对年轻夭折带来的悲伤,又不得不承受老年的哀痛。这是一首抒发了生命无常、世事难料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的诗篇。白居易以其直白而深情的笔法,传达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红笺白纸两三束,半是君诗半是书。
经年不展缘身病,今日开看生蠹鱼。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