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蒋颖叔二首(其一)扈从景灵宫

道人幽梦晓初还,已觉笙箫下月坛。

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

英姿连璧从多士,妙句锵金和八銮。

已向词臣得颇、牧,路人莫作老儒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道士在清晨梦境中醒来,已经听到笙箫声飘过月坛。
风神作为先导驱散了夜晚的迷雾,火神驾车破晓寒意。
他的才华出众,与众多才子并肩,妙语如金,伴随八面的龙吟。
他已经成为了词臣中的佼佼者,如同颇牧那样的人物,大家不要把他当作老学究看待。

注释

幽梦:深沉的梦境。
笙箫:古代乐器,此处指乐声。
月坛:道教祭祀月亮的场所。
风伯:风神。
祝融:火神。
连璧:比喻人才聚集。
銮:古代车上的铃铛,此处代指贵重的乐器。
老儒:年长的儒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诗意的作品,描绘了一位道人在清晨时分,从幻梦中归来,耳边似乎还能听见笙箫的声音,如同月光洒落于坛之上。风伯以神秘力量驱散了夜晚的薄雾,而祝融则驾驭着祥云破开了寒冷的晨气。这首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语言优美,充满了仙家逸致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人通过对英姿璀璨、妙句连篇的描绘,展现了高士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与才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词艺的自信,以及不愿被世俗视角所局限,希望能够超越常人的看法,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情怀,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蒋颖叔二首(其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叔盎画马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

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韵。穆、至二公以为不可许,独颖叔不然。今日颖叔见访,亲睹此石之妙,遂悔前语。仆以为晋卿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

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

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

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

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

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

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来听《阳关曲》。

劝我留此峰,他日来不速。

形式: 古风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

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

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

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