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盎画马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

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天骥的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它的形象隐藏在马群之中。
上天并未让它直接表达,而是让它如同画中的神骏一般无声展现。
那些平庸的马只满足于吃官家的粮食,从未有过真正的洗涤和提升。
即使是普通的马,只要坚持不懈,也能达到十驾之功,为何不能像龙马一样腾空而起呢?

注释

天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神骏的马。
德力备:品德和能力俱全。
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指上天。
兀与图画同:默默无言,如同画中的形象。
驽骀:劣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官粟:官府供给的粮食。
十驾:驾车走十天的距离,比喻长时间的努力。
籋云风:形容马匹腾空而起,如乘风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叔盎画马》。诗中表达了对画马艺术的赞赏与理解,以及作者独到的审美情趣。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其中“天骥”指的是神骏的好马,“德力备”则形容其非凡的品质和力量。马身外仿佛有龙麟之姿,这不仅强调了画中的马超乎寻常,更寓意着画家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马的灵性。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表达的是画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氛围与自然界相得益彰,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达到完美统一。这里的“兀”字用来形容画面的静谧、庄重之感。

接下来的“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则是对画马技法的一种赞誉。画中的马即便是在安详地吃着官家提供的粮食,也没有受到任何的打扰或空虚,体现出画家的用笔细腻、生动。

最后,“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则是对画中马匹统一而又各具特色的一种赞美。即使是十辆马车的画面,每一匹马都达到了相同的艺术高度,没有什么能掩盖住这份艺术成就,就像云和风无法遮挡。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叔盎画技的一种赞美,更是苏轼本人对于书画艺术深刻理解与感悟的体现。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颖叔皆次韵。穆、至二公以为不可许,独颖叔不然。今日颖叔见访,亲睹此石之妙,遂悔前语。仆以为晋卿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

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

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

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

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

逝将仇池石,归溯岷山渎。

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

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

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

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

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

今朝安西守,来听《阳关曲》。

劝我留此峰,他日来不速。

形式: 古风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

鴳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

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

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形式: 古风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

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帝城如海欲寻难,肯舍渔舟到杏坛。

剥啄扣君容膝户,巍峨笑我切云冠。

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

肯把《参同》较同异,小窗相对为研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