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丁未三月泛舟西湖,遥步龚定庵韵

夕阳如画,媚六桥柳色,风流娟丽。

柳外笙歌桥外舫,万顷波光无际。

花落愁多,春寒梦殢,不展东风意。

鹧鸪生劝,未容料理归计。

好是堤绕围青,潭空凝碧,人影娇扶起。

祠宇园林浏览遍,更向禅林暂寄。

山笋清甘,湖莼滑腻,迥异家乡味。

者番咀嚼,便思老我云水。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傍晚的美景,夕阳映照下的六桥和垂柳如画,景色风流婉约。柳边传来笙歌,湖上船只悠然,万顷波光浩渺无垠。诗人借花落春寒,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不愿轻易离去。鹧鸪的叫声似乎也在劝说他留下,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诗人游历堤岸、园林和禅寺,享受着清新自然的风味,如山笋的清甜和湖莼的滑腻,与家乡的味道大不相同。这番品味让他更加向往云水生涯,仿佛在西湖的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整体上,这首词以西湖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哲思,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情怀。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初至吴门即事

湿云漠漠雨初收。才别杭州。又到苏州。

金阊门外此勾留。花似颜羞。月比眉修。

山塘七里要穷游。春亦温柔。人亦温柔。

今宵特地与妻谋。准备兰舟。去荡清流。

形式:

丑奴儿令.游留园

沧桑变换寻常事,昔日刘园。今日留园。

多少门前车马喧。衣香鬓影匆匆见,人自销魂。

我自惊魂。水阁台廊总梦痕。

形式:

浪淘沙令.别苏州,在汽车中作,是日为三月十九日

大好艳阳天。春在谁边。闲花野草不胜妍。

蓦地呜呜声里听,何处啼鹃。令我思绵绵。

旧恨重牵。回头山色总堪怜。

肠断甲申亡国泪,都化愁烟。

形式:

念奴娇.自杭至苏,由苏返沪,晤去病、勉后、天梅诸人,知于数日前亦曾偕游吴门,并得谒张公国维祠。苏之有张祠,余初未知也,填此志憾

西湖游遍看祠堂,历历曾彭左李。

南麓独寻苍水墓,大抵无人来此。

古木含愁,残山不语,俎豆全荒矣。

两回凭吊,痛哭斜阳堆里。

谁信一掬椒浆,阊阖城外,庙奉东阳祀。

一样堤兵期灭虏,未许腥膻忘荐。

故国魂香,孤臣血碧,种性终难死。

缘悭展拜,令我凄然无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