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调

阴闇必有鬼,高明者惟天。

鉴应未始忽,冥理有后先。

奸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

虎狼嚼生人,自适甘且鲜。

烈士共剑起,忿发如危弦。

人理已不胜,神报岂泯然。

惊呼彻上帝,洒血透九泉。

扪舌不敢语,咄咄徒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苦调》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黑暗的深刻批判。

首句“阴闇必有鬼,高明者惟天”以“阴暗”与“光明”为喻,揭示了人间的不公与天道的公正。接着“鉴应未始忽,冥理有后先”,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因果报应的坚信,认为世间的一切行为终将受到相应的回报。

“奸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描绘了邪恶之人得意忘形,肆无忌惮地欺骗他人,只图眼前之乐。而“虎狼嚼生人,自适甘且鲜”则以形象的比喻,揭露了那些残暴者的残忍行径,他们如同虎狼般吞噬无辜的生命,享受着这种罪恶带来的快感。

“烈士共剑起,忿发如危弦”赞美了那些为了正义挺身而出的勇士们,他们的愤怒如同紧绷的琴弦,随时准备为正义发声。然而,“人理已不胜,神报岂泯然”指出尽管人间的正义难以实现,但神明的审判终将到来,不会放过任何罪恶。

“惊呼彻上帝,洒血透九泉”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的呐喊与抗争,即使鲜血洒满地下九层,也要向天呼救,寻求公正的判决。最后“扪舌不敢语,咄咄徒自怜”则反映了在强大的压迫面前,人们虽有千言万语却只能沉默,只能自我哀怜,无力改变现状。

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犀利,通过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展现了诗人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人性黑暗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若神栖心堂

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

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

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

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

荒亭俗少游,迁客心自爱。

绕亭植梧竹,私心亦有待。昨朝十骑来,䟃?拥林外。

水禽骇笳鼓,野老瞻车盖。

公馀喜静境,宾至因高会。

跋石已行厨,临流聊褫带。

优游鄙情通,放旷未礼杀。

酒醇引易釂,肉美举必嘬。

千蹠恣食鸡,二螯时把蟹。

开颜閒善谑,倾耳得嘉话。

暮夜欢未厌,裴回意将再。

跋已见懵腾,跨鞍极倒载。

明日尚狂酲,嘉贶不遑拜。

形式: 古风

送闵永言赴彭门

鄙性背时向,处世介且迂。

自固以为节,人皆指为愚。

少年宦京邑,与众颇异涂。

一朝被放弃,漂然落江湖。

江湖信美矣,心迹抑更孤。

永言金闺彦,器识当世无。

机发弦上矢,辩走盘中珠。

高风乐溪山,耻与势利趋。

殊科二十年,不肯仕京都。

顾我穷悴者,一笑情相于。

日日奉杯宴,但觉怀抱摅。

琼琚照坐席,内顾瓦砾粗。

未饮心自醉,相对气已舒。

得忘羁旅忧,盖以道义俱。

云间宿古寺,花下招歌姝。

胜境寻已遍,赏心未尝孤。

玺书趣赴治,候吏拥舳舻。

秋风卷在旆,喧喧指东徐。

郊亭对别酒,我独增悲吁。

人生大块间,气类有万殊。

贤愚各有合,惟予邈无徒。

君子误见知,交契若勘符。

一旦又暌索,千里成阔疏。

期君早自奋,佐时发雄图。

功成速收身,单舸还东吴。

自头青林下,尊酒相从娱。

形式: 古风

寄题丰乐亭

神物藏胜地,深林隐苍峰。

威夷渡浅岭,爱此泉一钟。

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

公来辟一径,疏凿随指踪。

挥洗落尘虑,甘凉洒烦胸。

搆亭于其间,四面开轩墉。

名之丰乐者,此意实在农。

使君何所乐,所乐惟年丰。

年丰讼诉息,可使风化醲。

游此乃可乐,岂徒悦宾从。

野老共歌呼,山禽相迎逢。

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

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