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纯甫如江南

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

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

初来淮北心常折,却望江南眼更穿。

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青溪边初次见到你,你轻盈起舞如翩翩少年。
那时我们兄弟都年轻,你已长大成人准备娶妻,我则年迈无用只能寻求田园。
初到淮北心中常感忧郁,回望江南的目光更加深沉。
这次离去后我知道会深深思念,归来之时也需催促快马加鞭。

注释

蹁跹:形容女子轻盈起舞的样子。
少年:指诗中描述的青春时期。
纳妇:娶妻,成家。
求田:购置田地,隐居养老。
心常折:心情常常感到压抑或忧愁。
眼更穿:目光更加专注而深情。
苦相忆:深深地想念。
快马亦须鞭:即使骑着快马也要催促它加快速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起始两句“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表达了亲友之间在青溪边相聚的场景,大家都还年轻,充满活力。接下来的“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期许和现实的落差,对于年轻时的婚姻与老年的无奈。

中间两句“初来淮北心常折,却望江南眼更穿”,诗人表达了自己初到淮北时内心的不舍与对远方江南的向往。这里的“心常折”和“眼更穿”都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情感。

末尾两句“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诗人预示了未来的离别之苦,以及归乡时仍需赶路的急迫。这不仅是对身体上的疲劳,也象征着心灵上的煎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苏屯田广西转运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釐。

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

恩泽易行穷苦后,功名常见急难时。

孺文此日风流在,直笔他年岂愧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陈舜俞制科东归

诸贤发策未央宫,独得菑川一老翁。

曲学暮年终汉相,高谈平日漫周公。

君今壮岁收科第,我欲它时看事功。

闻说慨然真有意,赠行聊似古人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叔康侍御

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

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

白笔岂知权可畏,皂囊还请上亲开。

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周仲章使君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

子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