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早春二月的景象,水汽渐暖,生机勃发。"风生木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生长,木之德行与春风相合。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兀兀转生离内女,怡怡笑杀月中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欢乐,仿佛连月亮中的嫦娥也为之欢笑。"耿耿分明天下河"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清明明亮的意境,如同江河般流淌。
诗人在此刻登高远望,感慨万千,"我今回首出高坡",寓意着自己已经超越世俗,达到新的精神高度。最后两句"三万六千神曜聚,重楼十二液津多"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道家所说的宇宙精华(神曜)汇聚,以及修炼者体内能量的充沛,体现了道教追求的内外合一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载体,融入了道家哲学思想,展现出诗人对道法自然的领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