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阳

正月寒威渐渐回,灵花九叶向东开。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荄。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

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正月的寒冷逐渐消退,神奇的花朵九片花瓣向东绽放。
汲取玉液能滋养元气,珍稀的宝芝生长之处万物复苏。
在重阳节时,它们展现出如少女般的娇艳,蟠桃般的脸颊笑盈盈地如同佩戴着美玉钗。
七魄和三尸随冬季离去,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在五行九转中焕发生机。

注释

正月:农历一月。
寒威:寒冷的威力。
灵花:神奇的花朵。
九叶:九片花瓣。
玉液:玉质的液体,比喻珍贵的滋养品。
益气:增强体质。
宝芝:珍贵的草药。
荄:植物的根或芽。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两脸: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和美丽。
嫩脸:娇嫩的脸庞。
琼钗:美玉做的发钗,比喻美丽的装饰。
七魄:中国古代认为人有七个灵魂。
三尸:道教中的三个恶鬼。
腊:农历十二月。
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九转:道教修炼术语,指多次循环变化。
逐春来:随着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哲的《得道阳》描绘了正月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修炼得道后的神奇体验。首句“正月寒威渐渐回”写出了冬季寒意逐渐消退,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接下来,“灵花九叶向东开”形象地描述了生机勃勃的植物在东风中绽放,象征着生命力的觉醒。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荄”两句,通过“玉液”和“宝芝”这些道教元素,表达了修炼者吸收天地精华,提升自身元气的过程。这里的“荄”指植物的根,寓意生命力的滋生。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则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重阳”和“蟠桃”,比喻修炼者经过长期修炼,面容如仙,笑容可掬,犹如蟠桃般娇嫩,佩戴的琼钗也显得生动可爱。

最后两句“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来”揭示了修炼者通过祛除七魄三尸(道教中的负面精神)而获得新生,随着春天的到来,身心焕然一新,迎接新的轮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与修炼者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展现了道教修炼的神秘与美好,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35)

王哲(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道阳

十二月圆成锦乡,四时枝叶不乾枯。

看取火中频取水,自然水里却安炉。

龙虎龟蛇认吸呼。百骸俱满立须臾。

一颗明珠三下有,三般恶物一齐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得道阳

六月纯阳尽入庄。阴魔赶退出街坊。

壬癸北方添肾水,丙丁南岳爇真香。

鬼魅妖邪尽总忙。群魔难聚没堤防。

子后看时知日短,竿前坐处觉宵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得道阳

四月朱明和气清。心花七宝愈分明。

教你会时独自语,请公休慕百禽声。

火焰纤长渐渐生。从兹万木得嘉名。

十干位中吾独走,五行宫里我先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得道阳

十一月严风作威。月中玉走日金飞。

结就三三三处宝,得披六六六铢衣。

乘凤携鸾跨雾归。上天降敕不相违。

功满三千缘业尽,行成八百落尘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