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庙食空山八百年,衣冠犹是李唐前。
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
这首诗名为《保应庙》,作者是宋代诗人董朴。诗中描述了一座位于空山之中的庙宇,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庙内陈设和服饰似乎还保留着唐朝的风貌。诗人将汴河两岸十里垂杨柳的繁华景象与松阴下的数亩田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保应庙的历史遗迹,诗人寓含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朴素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历史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不详
多病侵寻鬓欲秋,自惭何止四宜休。
青松十里嵩源路,醉倒仙台是乐丘。
溪傍好山添翠湿,亭依乔木得阴浓。
有人欲踏青云路,认取城南第一峰。
经台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
凿破藩篱都是路,从今任是永人游。
浮世嚣尘不可干,漫山琮璧照人寒。
客来莫认为顽石,具眼还须作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