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送友人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见到你又回到这里,我含泪来到江边。
如同国士般的你劳累地询问,家书却无从传递。
荒废的城池留有胡马的痕迹,边塞的树木间只有戍卒的炊烟。
沿途满是令人忧愁的思绪,我孤独的小舟显得多么渺小。

注释

见:遇见。
君:您。
洒泪:流泪。
江边:江畔。
国士:杰出的人才,此处指对方。
劳:劳累。
相问:询问。
家书:家信。
荒城:废弃的城市。
胡马迹:胡人的马蹄印。
塞木:边塞的树木。
戍人烟:戍守士兵的生活气息。
一路:沿途。
堪:足以。
愁思:忧愁思绪。
孤舟:孤独的小船。
渺然:渺小,孤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峒的《润州送友人》,通过对亲友离别之情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表达了送别时刻的悲伤与不舍,朋友重逢之地,却只能在这里告别,心中充满了离愁。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则透露出战乱时代的艰辛,国家的使者疲于奔命地探寻消息,而个人之间的书信却难以送达,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人际联系的断裂。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描绘了一种边塞荒凉、战乱频仍的景象。胡人的马蹄印记遍布废弃的城池,树木被战争破坏,哨所中的士兵是唯一的人影,这些意象传达了战争给边疆带来的毁灭和孤寂。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独自一人在长河之上漂泊的无尽哀思。孤舟承载着诗人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5)

崔峒(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 字:号皆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

远客乘流去,孤帆向夜开。

春风江上使,前日汉阳来。

别路犹千里,离心重一杯。

剡溪木未落,羡尔过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梅花岭里见新诗,感激情深过楚词。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萍乡露冕真堪惜,凤沼鸣珂已讶迟。

才子风流定难见,湖南春草但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江西窦主簿厅

广庭方缓步,星汉话中移。

月满关山道,乌啼霜树枝。

时艰难会合,年长重亲知。

前事成金石,悽然泪欲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