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

心不随身葬寂陵,却乘金缕一游陈。

旧愁黯黯因杨祖,新恨涓涓属灌均。

射鹿未消漳阙泪,惊鸿犹赋洛川尘。

君王八斗今余几,肠断无由更感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吴殳所作的《洛神》,以洛神为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转与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心不随身葬寂陵”,暗示了诗人的心灵并未随世俗尘埃而湮没,而是寄托在某种理想或回忆之中。次句“却乘金缕一游陈”,通过“金缕”和“游陈”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可能是指对前朝或往昔荣光的怀念。

第三句“旧愁黯黯因杨祖,新恨涓涓属灌均”,“杨祖”和“灌均”可能是历史人物或象征,诗人借以抒发深沉的愁绪和新的遗憾,情感层次丰富。第四句“射鹿未消漳阙泪,惊鸿犹赋洛川尘”,进一步深化情感,可能是在感叹英雄失意或壮志未酬,眼中仍含漳河之泪,心中留有洛水之尘的痕迹。

最后两句“君王八斗今余几,肠断无由更感甄”,“君王八斗”暗指才情出众的人物,诗人感慨当今才子已寥寥无几,表达出对人才凋零的哀叹。结尾“肠断无由更感甄”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无法找到共鸣或慰藉。

整体来看,《洛神》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历史怀古诗,通过洛神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

吴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有常熟人、娄县人之说,一名乔,别号沧尘子。工诗,善学晚唐。有《舒拂集》、《围炉诗话》。亦长史学,与戴笠合纂《怀陵流寇始终录》,为记载明末农民战争的重要著作。又工武技,曾从名师石敬岩、项元池等习技,精研各家刀法、枪法,有《手臂录》

  • 字:修龄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11—1695

相关古诗词

蜀汉

季世唐虞只此时,泗亭天壤哲人违。

三交城下波声急,五丈原头日色微。

西国无烟生火井,东邻有女落蟂矶。

不关钟邓能缘险,黄皓谯周尽识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苏台怀古

秋风槭槭雨潇潇,追叹先王气正骄。

壮士短箫吴市乞,美人雄剑越溪邀。

三更姓馆樽前蜡,千载胥江月下潮。

只有忠祠今尚在,行人指点过皋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胡床数弄渺难踪,只有清疏景物同。

几片晓梅江岸月,一行秋雁墅楼风。

却愁猿骨侵人籁,更叹《龟兹》误国工。

那得中郎来仰卧,会稽千亩正丛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青石关

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

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

句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

茫茫积翠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