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道中望岳

朝来晴翠扑征鞍,泰岱崚嶒耸万盘。

五等秩斑侯伯上,四围山作子孙看。

云光缭白晴疑雪,石气飞青夏亦寒。

惜未笋舆烦地主,碧霞宫里倚栏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俞鸿渐的《泰安道中望岳》描绘了清晨登泰山的壮观景象。首句“朝来晴翠扑征鞍”写出了早晨阳光明媚,山色清新,仿佛扑面而来,为旅途增添了活力。"泰岱崚嶒耸万盘"则直接描绘泰山的峻峭雄姿,犹如无数台阶盘旋而上。

接下来,“五等秩斑侯伯上”运用比喻,将泰山比作朝廷中的高官显爵,暗示其地位崇高。"四围山作子孙看"则以山峰环绕泰山,象征着子孙后代对它的崇敬和仰望,展现了泰山的威严与神圣。

“云光缭白晴疑雪,石气飞青夏亦寒”两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石色青翠的景象,营造出泰山气象万千,即使夏日也让人感到清凉之意。最后,“惜未笋舆烦地主,碧霞宫里倚栏杆”表达了诗人遗憾未能乘坐竹轿(笋舆)深入游览,只能在碧霞宫外远眺,流露出对泰山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

俞鸿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

妖梦妄祈四海一,梁家金鸥经缺。

青丝白马渡江来,百道攻城城欲裂。

太平寺主谁堪充,往者思缚萧老公。

而今幸得偿厥志,岂肯复以人臣终。吁嗟乎!

萧郎三十贵莫比,尚忆兵从樊沔起。

毛人夜投黄鹤矶,既得皖城益自喜。

两龙导舰来中流,六要八贵同时收。

劝进岂止沈家令,崇俭力反东昏侯。

奈何晚年惑象教,深宫作事尽颠倒。

徒将大会夸无遮,忍令血食断宗庙。

一朝国运颠难扶,此身竟舍跛脚奴。

为问尔时净居殿,金钱欲赎其能无。

于今事往已千载,世界沧桑凡几改。

剩此荒凉地数弓,道有当年遗迹在。

断址颓垣一望平,僧庐吊古添幽情。

微风萧瑟撼林樾,犹作荷荷索蜜声。

形式: 古风

大境门

书生坐一室,凿空谈两戒。

既未足迹经,岂免多所怪。

繄余披短衣,三年歌出塞。

巍巍大境门,揽胜兹游再。

晓日明战场,微风净埃壒。

万帐屯中央,营开见旌旆。

天公妙设险,有意限中外。

突然作一束,两崖屺相对。

城高鸟飞绝,径窄马蹄碍。

以此控北部,岂曰非要害。

边声起惊笳,明驼过成队。

有令促下鞍,行人罔敢懈。

目览地势雄,心识神州大。

他日话游踪,抵掌亦一快。

形式: 古风

西台

如意敲残石有痕,高台直上倚云根。

钓鱼幸傍严陵渚,化鸟曾招信国魂。

大地茫茫王气尽,空山隐隐哭声存。

于今晞发人何在,听彻樵歌日又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有感

哑哑慈孝乌,母子还相哺。

岂曰知报称,所性与众殊。

哀哀鸿雁鸣,道路逾江湖。

寒暑迫天序,南北乃异趋。

凤凰翔千仞,振翮低天衢。

食实自有竹,栖枝自有梧。

奈何游楚地,贻笑狂接舆。

形式: 古风